朱元璋當皇帝後要滅明教,張無忌為何不阻攔?金庸借郭靖說出答案

金庸的故事總讓人有種意猶未盡之感,因為他總是會讓自己的故事在恰到好處的時候戛然而止,而不是將書中一切的懸念都揭開,將故事說透,有時候把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說得過於通透反而會毀了經典。

所以我們永遠都不知道《雪山飛狐》結尾胡斐那一刀究竟有沒有砍下去,也不知道虛竹退隱江湖之後他和他的逍遙派是如何在武林中消亡的,更不知道楊過和小龍女去了哪兒,為何郭襄會一生不得再見他一面,還有就是《倚天屠龍記》結尾提到朱元璋當皇帝之後反過來剿滅明教,為何張無忌沒有站出來阻攔他,前幾個問題也許很難得到答案,不過最後一個,倒是可以解釋解釋,本文就聊一聊這個問題。

一、 《倚天屠龍記》的結局

《倚天屠龍記》的結局可以說是大團圓,也可以說是一個悲劇,要看讀者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了,書末的張無忌的確是抱得美人歸,和趙敏一同隱居大漠,可以說是圓滿了,但對於張無忌的明教卻是悲劇,他們雖是與六大門派和解,卻沒逃過朱元璋的追殺。

原著道:「朱元璋派徐達帶兵北伐,將元順帝趕人塞外沙漠,蒙古人在中華所建的元朝就此滅亡。朱元璋倒還記得明教,將他所建的朝代稱為‘明朝’。但因明教維護百姓,朝廷官府便對其殘殺鎮壓,時日既久,後世首領無能,明教終於也漸漸式微了。」

所以說明教可以說幾乎是要被朱元璋給滅了,雖說張無忌是把明教教主之位讓給了楊逍,但到了這地步,他怎麼也該出面了,就算張無忌不像郭靖和蕭峰那樣心懷天下,但作為曾經的教主,他怎麼說也該站出來對抗朱元璋才是,為何他沒出現?

二、 張無忌的能力

可能有人會認為張無忌說到底也只是個習武之人,他的武功再高也無法與千軍萬馬對抗,但張無忌這個人的能力不僅僅在於他個人的武功,他身懷乾坤大挪移、九陽神功、太極、聖火令,這些武功固然會讓他十分強大,但他更強大的一點在於武林威望,故事發展到結尾時,他已經是正邪兩道都敬仰的大俠了,他有號令群雄的能力。

雖說他在氣魄上不如蕭峰、郭靖,但在武林號召力上他絕對是不輸那兩位大俠的,他能夠做到一呼百應,若張無忌一聲號令,要群雄站出來對抗大明也不是沒可能的,但金庸卻沒有這麼做,為何?

其實不是張無忌不想這麼做,也不是他不能這麼做,而是金庸不敢這麼寫,因為故事若像這般發展下去,結局將很難收場。

三、 郭靖的故事

郭靖是金庸筆下最配得上「俠之大者」這個名號的人,他不僅僅講究江湖道義,更是心懷天下大義,可他最終的結局卻是戰死在襄陽城,這是為何?是因為他的武功不夠強嗎?

顯然不是,郭靖的武功集百家所長,降龍十八掌、左右互搏、九陰真經、上天梯這些武功集於一身就已經讓他強得離譜,世間難逢敵手,何況書中的頂尖高手幾乎不是他的親人就是他的朋友,他基本是等於「無敵」的。

那麼是因為武林高手在千軍萬馬前沒有發揮的空間嗎?顯然不是,在《神雕俠侶》書末那次襄陽大戰的時候楊過就曾經憑藉一手飛石擊殺了蒙哥大汗,讓蒙古大軍撤軍,等於說在武俠的世界中武林高手在面對千軍萬馬的時候是有左右戰局的能力的。

而郭靖之所以最終會戰死並不是因為他不強,而是因為歷史不可違背,蒙哥戰死退軍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事件,只不過地點不在襄陽,打倒他的人也不是楊過,金庸不過是對這段歷史進行了武俠的潤色而已,而郭靖最終戰死襄陽也是不可違抗的歷史結局,因為襄陽註定要被攻破。

所以說到這裡張無忌為何不阻攔朱元璋的原因也很直白了,若金庸這麼寫,就會造成一個局面,朱元璋是不可能被張無忌阻擋的,因為明朝並沒有亡於朱元璋,反倒這麼寫的話張無忌則會有生命危險,為了一段可寫可不寫的劇情又弄死一位主角,自然就顯得沒必要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