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沉淪百年錯失三位人才,而空見遠超師叔,掃地僧早已道破緣由

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前,少林寺發生一件大事,當時火工頭陀重傷苦智大師後遠逃西域,引發少林內部分裂。少林就進入漫長的故步自封時期,正因如此,少林才在射雕神雕時期基本上沒在武林中出現。

少林的沉淪與這種對外策略有極大的關聯,實際上這段時期,少林也出現過三位影響深遠的人物,這三位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實現少林的復興。而這三位人物就是鬥酒僧,張三豐和空見神僧。

鬥酒僧與王重陽是一個時期的人物,他天賦異稟,卻又極為低調,可能是半路出家的緣故,也始終未能得到少林的重視和信任,致使少林錯過一位罕見的奇才。鬥酒僧算是「射雕三部曲」中影響最深遠的一個人物之一,他的影響力堪比黃裳和獨孤求敗,因為他所創的《九陽真經》成就後世多位高手,直追黃裳所創的《九陰真經》。

當然,鬥酒僧之所以能創出與《九陰真經》並駕齊驅的秘笈《九陽真經》,他也是憑藉鬥酒勝過王重陽得以參閱九陰,而他在參閱之後反其道而行之創出絕世內功心法《九陽真經》,將其記錄在一部經書上。只是鬥酒僧過於低調,在他圓寂後他的經書也未被人立即發現,直到幾十年後覺遠大師逢經必讀,這才無意中將這門神功修煉成功。而《九陽真經》也是歷經被偷遺落在昆侖山,而覺遠大師在圓寂前又誦讀真經,也成就了當時在場的無色禪師,張君寶和郭襄,這就無意中影響到後來的三大門派。遺落在昆侖山的原版《九陽真經》也成就了頂級高手張無忌。

得益于覺遠大師的傳授的部分《九陽真經》,張三豐在年幼之際功力就極為扎實,相比無色禪師和郭襄,因為他跟隨覺遠大師的時間更久的緣故,所以他得到的真經內容更多,張三豐差不多得到了一半的真經。去了武當山以後,他就靜下心來修煉,歷經數十年終於大成,他隨後開創武當派,自創多門武功絕學,直接讓武當派成為與少林並肩的門派。只是對少林而言又極為遺憾,因為他們又再一次錯過張三豐這位武學奇才,也再一次錯過了振興的機會。

在張三豐之後,少林出現最讓人期待的人才就是空見神僧。

「少林神僧,見聞智性」,空見神僧的影響力其實是遠勝另外三位,而在空見神僧死于謝遜重拳之下後,少林也只能趕鴨子上架,讓空聞大師接手少林方丈。

其實,無色禪師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物,他從覺遠大師那裡聽到一部分的「九陽神功」,就對其總結改進,結合少林內功,創出「少林九陽功」,也讓少林內功心法進一步完善。而後,空見神僧的出現也讓少林看到了復興的希望,即便是空見的師叔們,如三渡,基本上也是不過問少林諸多事宜,只顧著修煉自己的武功,因為他們也極為欣賞空見,將少林的未來交到空見手裡那是喜聞樂見,毫無爭議。

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空見神僧的確撐起了少林的半邊天,他的武功出眾,「金剛不壞體」已經爐火純青,在江湖上肯定是一等一的高手。不僅如此,空見神僧慈悲心切,對江湖之事也是熱心腸,遇到不平之事他也總是想辦法去化解,所以在江湖上也名聲極好。只是空見神僧的善良和慈悲卻被成昆所利用,他故意讓空見神僧去化解與謝遜的仇恨,直接導致空見神僧之死。

正常情況下,謝遜的「七傷拳」肯定是不敵空見神僧的,即便是空見神僧不還手謝遜都打不過,因為「金剛不壞體」施展出來,直接讓謝遜承受著自己的打出去的力道。二人之間簡直差了一個維度,只是謝遜特意算計,又是利用空見神僧的慈悲才將其打死。

空見神僧之死完全是因為他的慈悲,他的慈悲在兩個精於算計之人面前就變成了他最大的弱點,隨後武林中就失去了一位頂級高僧。

其實,論實力空見神僧的武功已經超越了他的師叔三渡,因為在空見神僧死時三渡才剛開始修煉「金剛伏魔圈」,當時的三渡在江湖上也是默默無名,而空見神僧在武林中卻是名聲赫赫。

作為後輩的空見神僧,實力卻能超越三渡,這份修為也體現出空見神僧的出類拔萃。

在天龍時代,少林寺的實力堪稱鼎盛,當時少林高僧大都鑽研「七十二絕技」,當然,「七十二絕技」也是極難見成效的武學,卻是少林武學的最典型代表。可是,少林經歷了火工頭陀之事,就開始變得沉淪,而對於武學的鑽研更遠不及之前,所以「七十二絕技」開始變成了少林的擺設,極少有人能夠取得突破。

在空見神僧出現以後,他結合「少林九陽功」,又開始修煉「七十二絕技」之一的「金剛不壞體」,這門絕技與當年掃地僧的絕技應該是大體相似,只是空見神僧還未達到掃地僧那層境界。但是,能夠將「金剛不壞體」修煉到極高的境界,空見神僧的天賦也是相當了不起。

所以,空見神僧雖然修煉武功相比三渡要晚一些,但是他的進展遠比三渡要更快,這得益於他的天賦。

當年掃地僧在提及少林武學時,提到佛門武學有「武學障」,越是修煉戾氣極重的武功,進展越慢,這對修煉者就有一定的要求,因為修煉者必須在佛法的修為方面有極高的造詣。空見神僧慈悲之心讓武林中人都很佩服,這也讓他修煉少林武功如虎添翼,進展極快。

在佛法修為方面,三渡與空見相比,那是天壤之別,因為三渡的心胸狹窄,參悟幾十年還參不透仇恨二字,這簡直有失少林高僧的修為。而三渡後來修煉「金剛伏魔圈」,也是因為渡厄被陽頂天眇了一隻眼睛,他卻自私地拉著兩個師兄弟陪他一起參悟枯禪,長達三十年。雖然三人「金剛伏魔圈」修煉大成,威力之強讓張無忌都毫無辦法,但是三人的所作所為和言談卻不配高僧。

佛門高僧本應該慈悲為懷,以救苦救難為己任,這一點在空見神僧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在三渡身上卻唯有自私自利。這份差距就註定了三渡在修為境界上遠不及空見神僧,所以他們的武功在前期被空見超越很正常。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