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大挪移失傳後,波斯總教為何不直接向明教要卻派黛綺絲去偷?陽頂天:要也不給

「乾坤大挪移」是金庸先生筆下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一門頂級武功。這門武功是一門運勁使力的頂級法門,源于波斯,乃是明教歷代相傳的護教神功。

「乾坤大挪移」心法,需要以上乘內功為根基,非常人所能修習。波斯明教歷來要求教主必須是處女之身,這便導致歷代教主資質高低不一,數百年來,因接連出了幾位庸庸碌碌的女教主,導致心法幾乎失傳,所傳下來的,不足一成,反倒是中土明教傳下了全份。

「乾坤大挪移」心法對波斯明教極為重要,於是他們派遣了一位教主候選人,也就是聖女,到中土明教歷練,讓她找機會盜取心法,送回波斯。被送到中土明教的波斯明教聖女,就是昔日的三大聖女之一黛綺絲(金花婆婆),也是中土明教的四大護教法王之首「紫衫龍王」。

「乾坤大挪移」心法源于波斯,按理說,波斯明教直接伸手向中土明教要就行了,為何要派人去偷呢?

實際上,波斯明教派人去中土明教偷「乾坤大挪移」心法也是無奈之舉,這門武功對他們極為重要,如果可以,早就伸手要了,之所以不直接伸手要,是因為他們知道,中土明教必然會找各種藉口拒絕。

波斯明教和中土明教一直都有聯繫,理論上來說,波斯明教是總教,而中土明教是分支,雙方是上下級關係。然而實際上,明教傳入中土後,雖然教義不變,但已經融入了很多中原文化,比如家國情懷。正是因為這些變化,導致波斯明教與中土明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處於分庭抗禮的狀態,互不統屬。

換言之,就是中土明教不歸波斯明教管,因為某些事情,他們甚至走向了對立面,只不過還沒有徹底撕破臉皮。

眾所周知,蒙古人入主中原後,建立了元朝,自那以後,明教開始了反元大業,誓要與元廷鬥爭到底。而當時的波斯,其實也被蒙古人佔領了。波斯明教明顯是俯首稱臣了,奉蒙古人為主,因此他們曾要求中土明教不准反抗元廷,但當時的中土明教第三十二代衣教主沒有鳥他們,繼續進行著反元大業。

衣教主是一位英雄,但他並未完成反元大業,臨終前吩咐繼承人陽頂天(中土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讓他練好「乾坤大挪移」,日後率眾前往波斯,設法迎回「聖火令」。若「聖火令」在手,可與波斯總教分庭抗禮。

(陽頂天遺書)三十二代衣教主遺命,令余修習乾坤大挪移神功有成之後,率眾前赴波斯總教,設法迎回聖火令。本教雖發源于波斯,然在中華生根,開枝散葉,已數百年於茲。今韃子占我中土,本教誓與周旋到底,決不可遵波斯總教無理命令,而奉蒙古元人為主。聖火令若重入我手,我中華明教即可與波斯總教分庭抗禮也。……(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第二十章)

上面這一段其實信息量很大,衣教主時期,波斯總教極有可能還真向中土明教伸手要過「乾坤大挪移」的心法。因為這一段說明了衣教主知道「聖火令」在波斯總教手中,並且可能還被威脅過。

「聖火令」是在明教第三十一代石教主時期失落的,當時是被丐幫搶走了,後來經波斯商賈之手流回了波斯,落入了波斯明教手中。衣教主知道「聖火令」的下落,極有可能就是因為波斯明教拿著威脅他不准與元廷作對,期間可能還有過要求他交出「乾坤大挪移」心法的事情。

衣教主強硬的態度,讓波斯明教沒有辦法,於是他們派出了黛綺絲,讓她到中土明教偷「乾坤大挪移」心法。按照謝遜的回憶,陽頂天雖然沒有拒絕,但波斯明教的人將黛綺絲送來後就馬上走了,可見雙方關係並不好,按理說應當親密交流一番,住上幾日才對,與張無忌後來跟波斯明教和解後,小昭派人送回另外六枚「聖火令」時的親密完全不同。

不管波斯明教有沒有直接向中土明教伸手要過「乾坤大挪移」心法,就假設他們不送黛綺絲來偷,而是派人來要,陽頂天顯然是不可能答應的,因為雙方這時立場不同,雖然沒有撕破臉皮,但也是潛在的敵人。

從後來謝遜對波斯明教的態度就能看出,中土明教的人,一直在防備波斯明教的人,並不會聽他們的號令,即便他們拿出「聖火令」也不聽(中土明教教規見聖火令如見教主)。陽頂天顯然是考慮到了「聖火令」的影響,因此在遺書中還特地強調了一下,不要遵波斯總教無理命令,而奉蒙古元人為主。

波斯明教和中土明教有這樣的關係,直接伸手要「乾坤大挪移」顯然是不現實的,但他們又不能沒有這門武功,因此只能派出黛綺絲去偷。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