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後再讀《連城訣》:一本讓人脊背發涼的作品

金庸一生寫了許多優秀的武俠小說,然而有一部內容故事也是相當精彩,卻是不大受讀者喜歡。但凡金庸的作品,由于近些年影視業發達,大多都會影視化,比如《天龍八部》、《神鵰俠侶》都多次搬上熒幕,每隔幾年就翻拍一次。

而這部雖然也被搬上影視大螢幕,卻從未被翻拍過,筆者說的就是《連城訣》。相信很多喜歡金庸武俠的小夥伴,都看過這部作品,筆者其實一直認為,這部作品在金庸所有武俠小說中,都屬于中上的。

不受讀者所喜歡原因就是,這部作品有點偏暗黑。金庸大多作品其實讀起來都很輕鬆,而這部作品讓人很壓抑,哪怕是筆者成年後再讀《連城訣》依舊是脊背發涼,裡面將人性的惡,詮釋的淋淋盡致。

《連城訣》中,有三類人,一種是「極惡」這種人從骨子裡就是壞人。這類人代表有:淩退思、萬震山師兄弟三人、血刀老祖等,其實筆者有一點覺得很奇怪,梅念笙如此一個俠義之士,為啥三個徒弟都是這種貨色。

這當師傅的絕對有責任,三個壞成這樣的徒弟,梅念笙教育方式有很大問題。血刀老祖不用說,那就是純正的惡人,他的觀念裡,就是弱肉強食,血刀老祖如一頭獸一般,為了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他眼裡沒對錯。

至于淩退思這個人物,筆者都懶得去說,惡到了極致。類人就是由善變惡,這類人有時候也想做一個好人,可是由于形勢所迫或者環境影響,他徹底加入壞人行列。這類人代表人物:花鐵幹、汪嘯風、萬圭等,這裡面花鐵幹給人印象最為深刻。

花鐵幹你說他壞嗎?他的大半生都在做好事,他並非嶽不群這種偽君子。未遇雪山變故之前,花鐵幹四兄弟在江湖上受人敬重,人稱「南四奇」,完全就是江湖上金字塔般存在。相當于雙鵰時代「五絕」的地位,本來花鐵幹可以一生做個好人。

雪山之行是徹底改變了花鐵幹,讓他變成另外一個人。有時候死很容易,但是親眼目睹往日不可一世的兄弟,在自己面前一個個倒下。花鐵幹是真的怕了,血刀老祖其實已經殺死了花鐵幹,殺死那個義薄雲天的花鐵幹,留下的只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

花鐵幹在雪山的某些舉動,讓很多讀者十分不適,然而他卻只想活下去,哪怕如禽獸一般,只要能填飽肚子,也就不顧一切了。花鐵幹這種壞就是逼不得已,為了生存,他與汪嘯風差不多,汪嘯風也不壞,只是礙于人言可畏,在環境下變壞。

這類人其實也是值得同情,影視作品中,花鐵幹被狄雲殺死了,筆者認為改編的不好,狄雲有什麼理由殺花鐵幹?何況狄雲本性善良的善良。原著中,花鐵乾和汪嘯風的結局都是尋找寶藏中毒而死的。

還有類人,永遠善良不受環境的影響,這類人物頗多,代表有:狄雲、水笙、丁典等。這三人所受的罪,就算是變成惡人,讀者們其實也能理解,但是他們卻始終內心一片光明,狄雲就是單純,從小生活在深山,被師傅養大,極為單純。

丁典則是世事看透,卻依然堅守本心,堅持著善良的準則。丁典受了多少苦?以他的武功難道不能殺了淩退思嗎?只是他不願,縱然凌霜華不怪他,丁典也不願意,他不願意看到自己心愛的人有一丁點的難過。淩退思縱然再壞,他畢竟是凌霜華的父親。

《連城訣》這部作品好的人就特別好,好的純粹,壞的人則是極惡,惡到極致。這部作品有點古龍小說的意思,人物比較立體,甚至內容反映較為真實。金庸這部小說與他別的作品風格大相徑庭,雖然是部經典之作,卻不被讀者所喜歡。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