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燈學不會六脈神劍?是不願學,看《神雕》三流高手出招就明白了

除了劇情本身足夠精彩之外,金庸的故事相對於其他的武俠小說而言還有一大亮點,那就是金老十分注重「傳承」,讀者可以很直觀的看到他筆下的武林在不斷傳承。

比如《神雕俠侶》中的楊過在襄陽城外深谷的奇遇引出了獨孤求敗這個角色,到了《笑傲江湖》中,風清揚又再度提到了獨孤求敗的名字,再到《鹿鼎記》中,澄觀和尚又提到了獨孤求敗和令狐沖的名字,這樣的細節是讓金庸筆下的故事處於同一個世界觀裡,傳承所帶來的史詩感是其他武俠故事中沒有的。

(楊過劇照)

而正因為金庸筆下的武林在不斷傳承,也留給了讀者一些疑問,比如六脈神劍的傳承問題,作為段譽的孫子,一燈大師段智興為何沒學六脈神劍?其實還真不是學不會,而是不願學。

一、成書先後的問題?

一燈大師作為大理皇帝,享受的是大理最好的資源,照理說,大理段氏代代相傳的六脈神劍理所要傳到他身上才是。

(一燈劇照)

有人要說了,是因為成書先後的問題,畢竟《射雕英雄傳》寫在前,《天龍八部》成書在後,金庸寫《射雕》的時候還沒構思《天龍》的故事,所以才出現了「一燈不學六脈神劍」的情況。

其實不然,金庸的故事經歷了兩次修改,在兩次修改中,金庸為了讓各部作品中的情節能夠自圓其說是做出了不少針對性的修改,比如新修版《天龍八部》中他讓蕭峰傳功虛竹,繼而由虛竹完成丐幫武功傳承,就是為了讓後世洪七公學降龍十八掌這事變得合理化。

所以成書先後壓根不是問題,那麼是一燈的武學天賦遠不如段譽?達不到修煉六脈神劍的級別?

二、一燈的天賦要知道,一燈在出家之前可是個武癡,身為大理皇帝,段智興儘管也娶了不少妃子,可他卻不像他祖先那般沉迷美色,而是苦心習武,只為爭奪天下第一的頭銜,甚至連妃子與他人有染都是後知後覺。

而書中的他也的確是達到了五絕級別的實力,與洪七公、歐陽鋒、黃藥師以及王重陽這四人齊名,他的天賦如何會弱?

(段譽劇照)

而且書中他將一陽指練到了極佳的品級,書中用到了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無可與抗、玄功若神這些描述,足見一陽指這門武功已經被他完全領會了,這般天賦如何不能修煉六脈神劍?

如此看來,「一燈大師學不會六脈神劍」的說法又不攻自破了。

三、秘笈失傳?

既然不是天賦不夠,那麼是秘笈失傳了嗎?畢竟《天龍八部》中枯榮大師為了保護秘笈不被鳩摩智搶走,的確是將這秘笈給燒了。

但多數人可能沒有注意到書中的一個細節,原著道:「本因等均是精研一陽指的高手,一見黑煙,便知緣由,心想師叔甯為玉碎,不肯瓦全,甘心將這鎮寺之寶毀去,決不讓之落入敵手。好在六人心中分別記得一路劍法,待強敵退去,再行默寫出來便是,只不過祖傳的圖譜卻終於就此毀了。」

劍譜是可以重新默寫的,而且這劍譜是段氏祖傳秘笈,他們自然不至於忘了要重寫一部劍譜,所以這種說法也不成立。

四、不值得學的神功結合前文的線索來看,一燈大師不學六脈神劍就只有一種可能了,那就是它不值得學,並且段譽在書中的一次出手也能證明這六脈神劍的殺傷力其實並不強。

(魯有腳劇照)

原著道:「段譽大奇,扳過他身子一看,果見他後腦‘玉枕穴’上有一小孔,鮮血泊泊流出,這傷痕正是自己六脈神劍所創。他一時想不明白,不知自己在緊急關頭中功力凝聚,一指點出,真氣沖上牆壁,反彈過來,擊中了那西夏好手的後腦。段譽一共點了數十指,從牆壁上一一反彈在對方背後各處。但那西夏人功力既高,而真氣的反彈之力又已大為減弱,損傷不到他分毫,可是最後一股真氣恰好反彈到他的‘玉枕穴’上。」

別看這六脈神劍能夠通過反彈的方式來傷敵,的確是挺難防的,但論威力,它可就太低了,你細品,若是力量足夠強大,擊打在牆上應該是穿牆而出,還是反彈?

而《神雕俠侶》中的魯有腳那三流高手憑藉那銅錘鐵頭之功都能夠把牆撞開,所以這六脈神劍雖然飄逸靈動,卻是威力不足,故一燈大師不學六脈神劍是完全合理的。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