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相伴50載遭丈夫背叛,陳布文絕食而亡,一年后丈夫把情人娶回了家
2023/04/26

如今提起陳布文,后世之人多稱她是「共和國國徽設計者張仃的妻子」。

夫妻相攜50載,當歷經磨難的張仃終于在歷史的畫板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陳布文卻永遠被湮沒在了時代的荒野叢中。

少有人記得,她曾是被譽為「小魯迅」的文壇奇才,是周恩來的機要秘書。畫家黃永玉盛贊她「有著黎明般清醒的頭腦,男性般的憤世嫉俗」。作家王蒙將她奉為心中最完美的「女神」。

陳布文這一生的標簽很多,隨便拿出一個,她都大可功成名就,造就一番事業。然而,她卻視功名如草芥,把畢生心力的大半都奉獻給了家庭。

多年以后,當病入膏肓的陳布文垂臥病榻,以拒絕治療、拒絕進食的方式決絕離世時,她的悲情抉擇讓人無限唏噓。

生命之火將熄,兩行清淚從陳布文的眼角緩緩流下,那些過去青蔥時歲里的時光走馬燈似的在她眼前閃現。

她想起故鄉的油菜花,想起少女時代逃婚離家的明媚午后,想起和張仃在玄武湖畔的簡陋婚禮,想起窮困時兩人同吃一個饅頭依舊滿足卻再也回不去的舊時光……

兒女們哭求她吃點東西,她說:「生亦何歡,死亦何懼。」

看著身邊沉默懺悔的丈夫,她別過頭去,只覺得五十載婚姻,好似做了一場荒唐的大夢。現在夢醒了,她真的好想回家……

陳布文出生的地方,在江蘇省武進縣。1920年,她在這個江南小城呱呱墜地。因為父親是晚清秀才,還當過鎮長,相對開明。陳布文雖是女孩,也被允許像哥哥們一樣到外地求學。

也許是繼承了父親的文學天賦,陳布文很小就在讀書作文方面表現出了不俗的才華。

她少年老成,所作之文不僅深入淺出,還敢于針砭時弊。國文老師盛贊她的氣質脾性酷似魯迅,久而久之,「小魯迅」的稱號在學校傳開。

十二三歲的時候,陳布文就開始在報刊投稿,發表文章。雜志編輯看她寫得一手好字,行文老道,只當她是個中年男性,沒想到陳布文竟是雜志社最年輕的作者。

年少成名的經歷,原生家庭的偏愛,讓少女陳布文性格中恣意率真、任性灑脫的一面像藤蔓般野蠻生長,這種生命力也化作了她後來在婚姻中堅決對抗世俗的底氣。

那是1937年,17歲的陳布文已經中學畢業,也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父母在眾多攀親者中煞費苦心地為她擇了一個在日本留過學,家境又好的青年才俊。

換了尋常女子,未嘗不歡喜這樁良緣,陳布文偏不。因為這個天才少女早在13歲那年就有了自己的愛情觀,她在文章中寫道:

「假如我有了愛人,脫離這煙火氣的社會,到鄉村,到湖濱或到海邊,搭兩間茅蓬,早晨同著斗大的朝陽從東海升起,傍晚目送五色的晚霞在西天幻滅……」

在陳布文心中,愛情不是任何既定的軌道,而是志同道合、超脫世俗的所在,是可以讓她揚帆破浪的廣闊大海。

所以17歲這年,她為了一種不受束縛的人生,頭也不回就離開家鄉,來到了南京,并試圖以心中最自由的方式獨闖世界。

陳布文在鐵道部創辦的報社擔任主筆,年紀雖小,卻文筆辛辣,憑借一篇篇閑適又犀利的小雜文深受讀者喜愛。後來她又受邀為大名在外的《扶輪日報》撰文。張揚的個性、洗練的文字,很快讓陳布文這個名字家喻戶曉。

因緣際會,她也在《扶輪日報》上結識了一個與自己一樣醒目張揚的人,這個人正是當時給這家報社畫漫畫的張仃。

張仃是遼寧人,大陳布文三歲。他自幼癡迷畫畫,年少成名。然而,隨著「九一八」事變,家鄉陷落,15歲的張仃不得不四處流亡。烽煙戰火,深深刺激著張仃那顆背井離鄉、破碎飄零的心。血氣方剛的他以魯迅為偶像,從此走上了一條「漫畫抗日」之路。

陳布文遇見張仃的時候,也是他人生中最落寞的關節。此前他因為地下活動暴露,遭到國民黨的關押,出獄后窮困潦倒,經人介紹才得以為《扶輪日報》畫點漫畫,維持生計。

陳布文不止一次地看過張仃的作品,那些怪誕線條中表達出的諷刺、苦澀都引起了她深深的共鳴。

巧合的是,後來有一次躲空襲,兩人竟在防空洞中偶遇,彼此熟絡。得知張仃的真實人生經歷,陳布文對他更加敬佩。

兩個同樣才華橫溢,又年輕激進的年輕人很快走到了一起。個中感情,與其說是一見鐘情,倒不如說是一種天涯飄零、惺惺相惜的情感共振。

畢竟,那時他們還太年輕,年輕到還沒到達一個可以真正領悟愛情的年紀。

兩人在南京的玄武湖畔舉行婚禮,宣誓結為夫妻的時候,一個20歲,一個只有17歲。

婚后,沒有穩定經濟來源的夫妻倆過得極為清貧,一日三餐連清水饅頭都是奢侈,兩人也不以為苦。

他們縱論藝術、抨擊時事,并將這種患難生活化作筆底洞察人間疾苦的波瀾,在各自的領域里異軍突起。那時他們是夫妻,亦是「戰友」。

全面抗戰爆發后,張仃組織了一個「抗日藝術隊」 來到陜西榆林,進行抗日宣傳活動。後來在革命理想的召喚下,夫婦倆又帶著剛出生的女兒奔赴了革命圣地延安。

不過由于沒有介紹信,來路不明,他們在這里受到了冷遇,這也讓心高氣傲的張仃犯了藝術家的傲慢脾氣。

為了不傷害丈夫的自尊心,陳布文悄悄找到了魯迅藝術學院的副院長周揚。在他的介紹下,張仃才得以成為魯藝的一名教員。但是張仃在這里的事業發展道路并不順遂。

他那抽象的現代藝術審美,與當時流行的文藝畫風格格不入,加之性格桀驁不存,張仃被邊緣化成了在所難免。他還曾因給丁玲、蕭軍畫了肖像畫,被認為是「丑化」革命同志,挨了批評。

與之相反的,是妻子陳布文一路春風得意,被眾星捧月的喝彩聲。

陳布文來到延安后成為了一名記者,她的文章寫得燦爛又不乏深度,加之為人熱情豪爽,很快就融入了延安作家圈,還還進入了「文藝抗敵協會」 擔任魯迅研究會的秘書。

夫妻境遇云泥之別,讓作為男人,尤其是自尊心極強的藝術家張仃覺得難堪至極。他開始自暴自棄,後來延安美協舉辦「諷刺畫展」,70多幅作品竟沒有一幅出自他的手筆。

因為憂心丈夫的處境,陳布文每天除了要投入忙碌的工作,兼顧家庭照顧孩子,還要時刻想方設法開解失意的丈夫。

陳布文原以為自己有能力讓張仃振作起來,可是日子久了,她反而發現了兩人在性格上并不匹配的事實。

陳布文是積極向上之人,性情獨立有見地,什麼難題到了她手里總能迎刃而解。而張仃是個不折不扣的悲觀主義者,不善于化解問題,他大部分時間只沉湎在自己無用的情緒里,故無時無刻不感到被壓抑、被束縛的痛苦。

這種痛苦積壓許久又無處發泄,妻子成了他唯一的出氣口。抑郁不得志的日子里,張仃開始為些小事與陳布文爭執,爭吵到激烈處他將家里的盤子、手表悉數摔碎,還曾想要觸電自盡……

如此種種,讓陳布文不斷反思,讓她開始為兩人倉促而輕率的結合感到后悔。

也是在這一時期,張仃和陳布文一樣,厭倦了這段婚姻的束縛。 頹靡不振的他甚至發生了情感上的旁逸斜出。

不過這段插曲終究還是隨著兒子張郎郎的出生戛然而止。在婚姻的十字路口盤桓許久的張仃如夢初醒般,又重新投入到了家庭生活之中。

對于張仃的心路變化,陳布文全然不知。女人畢竟是情感動物,待到這段混沌的磨合期過去,孩子的到來讓家庭趨于平穩,陳布文又變回了張仃身后那個賢良又包容的女人。

在她的寬慰和指引下,張仃磕磕絆絆的事業終于迎來柳暗花明的轉機,他從人物漫畫轉向工藝美術設計,因為風格獨特,他裝飾的「作家俱樂部」、設計的延安成果展覽會都廣受好評。

新中國成立后,張仃又受邀到北京參與國徽和紀念郵票的設計,一躍成為新中國的「首席設計師」。

與此同時,陳布文也以過人的才華被選為周恩來的機要秘書。 這對天才夫妻,一時間風頭無兩。不過僅僅一年過去后,陳布文卻決定辭去這份優渥體面、令人艷羨的工作。

親朋好友都說她昏了頭,勸她三思后行,陳布文卻比誰都清醒,美滿的家庭和出色的事業一樣需要經營。

兒子張郎郎完全理解母親當年的苦心,他說:「她非常理性,上世紀50年代,我父母面臨的選擇是:家中兩人必須有一個作出犧牲,否則都會一事無成。母親毅然辭去工作,專做家務,自稱為‘伙頭軍’。」

回歸家庭后,陳布文開始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對四個子女的教育上。平日里除了撰稿,每有閑暇,她就會組織孩子們對對聯、猜謎語、講故事,給他們以文學的啟蒙。她給孩子們讀希克梅特、馬雅可夫斯基的詩作,幫他們逐字逐句批改習作。在陳布文的感染下,幾個子女全部積極樂觀,聰穎好學。

動蕩的年代里,張仃也被卷入時代的洪流遭到批判。陳布文比誰都心痛,卻也比誰都鎮定從容。她像個諍友般,耐心地開解張仃,讓他相信時間定會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價。

最艱難的日子里,她整夜整夜給丈夫和子女讀書,讀魯迅,讀雨果,帶領全家人走過了那段泥濘歲月。

然而,隨著新時代的到來,當張仃和孩子們都踏上新的征程,越走越順暢時,陳布文的生命之火卻一點一點地燃盡了。其中,加速她走向隕落的是一個讓她心痛的發現。

1985年,陳布文在整理作品時無意間發現了一些陌生的書信和詩稿,所有的內容都指向丈夫和一個叫灰娃的女人之間有段不同尋常的情誼,

陳布文如墜冰窖。看著一封封信件上灰娃的落款,她只覺得觸目驚心,這是一個她再熟悉不過的筆名。

灰娃是陳布文和張仃在延安時期的摯友。灰娃的人生經歷坎坷,陳布文對她很是同情,在其困難的時候,還曾多次伸出援手。

陳布文難以置信地質問丈夫,「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張仃卻用沉默給了她最難堪的答案。

此時此刻,65歲的陳布文覺得自己仿佛活成了一個笑話。 她一生都在追求至死不渝、白發蒹葭的愛情,甚至用50載風雨同舟的扶持想要造就一個年少時追逐的永恒,卻在人生即將圓滿的當口迎來了幻滅。

她懇求張仃給她一個解釋,一個足以說服她的解釋,張仃的答案是:「在她那里,我感受到了久違的熱情。」

陳布文怔了一怔。

可是曾經,他們沒有熱情嗎?

她又在信中看見他對她說:「我們兩個是分散在世界上的瘋子,如今終于相遇了!」

是啊,他們是多麼相似的兩個靈魂,他們都旗幟鮮明,特立獨行,正如張仃不入俗流的繪畫遭到批判,灰娃的詩歌也因獨特的審美遭到打壓。

他們一起深陷泥淖,他們一起淪落天涯,他們後來感同身受。

可是曾經,她和張仃又未嘗不是感同身受?

也許吧,在感情的世界里,原來就沒有什麼能夠永垂不朽。 想清楚這一點,陳布文感到了如釋重負般的釋然。

1985年12月8日,她以一以貫之的冷靜和從容離開了人世。臨終前,她不忘叮囑兒女:「忘掉一切,各自開始新的生活。」

這是一個溫厚善良之人,對這個世界最后的寬宥。而張仃在她離世后一年,就與灰娃秘密辦理了結婚手續。

再婚之后張仃的心情顯得不錯,灰娃也看起來年輕了好幾歲。晚年的兩人寄情于山水,上秦嶺,下苗寨,登泰山……在張仃看來,灰娃似乎更契合他的性格。

他說:「灰娃始終是個孩子。一般人一長大,就世故,世故以后就不再有詩,灰娃到老年還能寫詩,她有一顆孩子的心。」

當張仃這樣評價灰娃的時候,不知他是否還記得,在無數個雨橫風狂的人生關口,正是曾經那個放棄了年少天真的女人為她擋在了這一世風雨的前頭,這才保留了他這顆不染世俗的童心。

他也許到老都不知道,只有童心的人,往往也只有自我。


END.

在閱讀中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更多名人軼事,文學解讀,歡迎關注我的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