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射雕時代無人知曉靈鷲宮,并非虛竹死了,你看柯鎮惡說過什麼

《天龍八部》中,丐幫盛極一時,被譽為「天下第一幫」,到了《射雕英雄傳》時代,他們依舊是武林中最強盛的門派,甚至金庸為了讓丐幫武功傳承變得合理,還特意在新修版中安排蕭峰傳功虛竹,繼而由虛竹傳功給一位少年英雄,后世歷代幫主才能繼承得到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

但說來奇怪,身為靈鷲宮主的虛竹幫丐幫完成了傳承,難不成他忘了傳承自己的靈鷲宮?為何到了《射雕》時代不見靈鷲宮勢力的存在?甚至書中的那些武林高手都不曾提及這個勢力?難道是虛竹早已死去,沒來得及傳承靈鷲宮?答案或許并非如此。

一、統一的世界觀,客觀存在的靈鷲宮

關于「《射雕》時代沒有靈鷲宮」這件事,多數人給出的解釋便是「金庸先寫的《射雕英雄傳》,后寫的《天龍八部》」,這倒不假,但正如前文所說,金庸在新修版加入了「蕭峰傳功虛竹」的橋段之后,兩部作品之間的關系就被打通了。

(虛竹劇照)

他先是在《天龍八部》中加上了這麼一段:「過得多年,丐幫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為人穩重能干,人緣甚佳,群丐公議,推之為主。各人尊重蕭峰原意,送此人去靈鷲宮,先由虛竹考核認可,再傳他‘打狗棒法’及‘降龍十八掌’。這少年幫主不負所托,學得神功,又將丐幫整頓得蒸蒸日上,竟爾中興,丐幫自此便視靈鷲宮為恩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少年英雄」可不是洪七公,他與蕭峰之間應該還差著幾代幫主。

而新修版《射雕英雄傳》中也回應了前作中的說法:「北宋年間,丐幫幫主蕭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極少有人能擋得他三招兩式,氣蓋當世,群豪束手。當時共有‘降龍二十八掌’,后經蕭峰及他義弟虛竹子刪繁就簡,取精用宏,改為降龍十八掌,掌力更厚。」

(蕭峰劇照)

所以毋庸置疑,在新修版中,《射雕英雄傳》里是客觀存在靈鷲宮這個勢力的,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丐幫和靈鷲宮還保持著密切的關系。

不過《射雕英雄傳》中提到的這段設定是「旁白」,而非某個角色提及了靈鷲宮之名,所以從明面上來看,這個時代依舊是無人知曉靈鷲宮之名,這是為何?難道是虛竹死了?

二、身兼三老之力,虛竹極難死去

人終有一死,虛竹自然也不例外,不過在金庸武俠世界觀里,一個武藝高強的人要死去也是沒那麼容易的。

比如天山童姥就提出過「一個內力深厚的人若不散功,便很難死去」的觀點,當年那無崖子也的確是憑借深厚的內力續命不死,直至傳功給虛竹之后才氣絕身亡,由此來看,童姥所言非虛,而虛竹后來身兼逍遙三老的內力,他若不散功自然也是極難死去的。

(天山童姥劇照)

再說了,《倚天屠龍記》中那張三豐僅僅只是憑借覺遠大師臨終前傳授的一部分九陽神功就能夠活到百歲,可想而知,虛竹要長命百歲也絕非難事,若無意外,他甚至有可能活到《射雕》時代都還未死,他理所應當會將靈鷲宮傳承下去才是。

哪怕退一步說,就算虛竹只活了七八十歲,早已不在人間,他也完全有足夠的時間去傳承靈鷲宮。

所以無論怎麼看,靈鷲宮勢力在《射雕》時代都是客觀存在的,那為何武林群雄皆不提此派之名?

這事或許能從江南七怪的老大柯鎮惡那兒得到答案。

三、見多識廣的柯鎮惡,一語道破原因

江南七怪的武功水平在《射雕英雄傳》中只算得上是三流而已,但從書中人物對他們的評價來看,他們也算得上是威名遠揚了,所以他們理應見多識廣,對武林中的人和事都有所了解,但事實卻并非讀者所想。

當王處一提及身為五絕之一的「北丐」洪七公時,你看柯鎮惡是什麼反應?

(洪七公劇照)

原文道:「韓小瑩問道:‘王道長,這位洪老前輩是誰?’王處一微微一笑,上炕坐定。丘處機接口道:‘韓女俠,你可曾聽見過‘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這句話麼?’韓小瑩道:‘這倒聽人說過的,說的是當世五位武功最高的前輩,也不知是不是。’丘處機道:‘不錯。’柯鎮惡忽道:‘  這位洪老前輩,就是五高人中的北丐?’王處一道:‘是啊。中神通就是我們的先師王真人。’」

五絕為何被稱為五絕?就是因為他們是武林中武功最高的五個人,當年他們匯聚華山之巔,展開了一場長達七天七夜的對決,最終是由「中神通」王重陽奪魁,得了「天下第一」的名號,余下的四人也與王重陽齊名,被合稱為五絕,無論是南帝、北丐、東邪還是西毒,他們的名聲自然都是極其響亮的,然而柯鎮惡居然不知道洪七公之名,這不就能解釋為何世人不知靈鷲宮的存在了嗎?

(柯鎮惡劇照)

是啊,江湖何其大?古代通訊、交通都不便,多數人自詡「天下無敵」,實際上多為夜郎自大,他們所了解的「天下」或許就是他們自己活躍的一個小范圍而已。

再加上當年的靈鷲宮本就是一個處于「半隱世」狀態的門派,虛竹的行事風格也頗為低調,所以他極有可能要求丐幫弟子不要四處宣揚靈鷲宮,這才導致后世武林中連柯鎮惡這種見多識廣的高手都不知曉靈鷲宮的存在。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