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三主角擒王有多厲害?倚天二人組不遜於他們

在天龍八部中, 蕭峰於千軍萬馬中擒得皇太叔耶律重元,以及書末虛竹和段譽聯手擒住重兵保護的耶律洪基,被很多人大聲叫好,認為他們太厲害了。

可是少有人知的是, 其實在連載版倚天屠龍記中,有兩人的表現並不遜色於他們,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坦白講,我認為蕭峰擒耶律重元和虛竹、段譽聯手擒耶律洪基,其實都是來源於倚天中的那段情節。因為連載版倚天屠龍記寫於連載版天龍八部之前。

好了,還是直說了吧, 倚天中的這兩人便是張無忌和韋一笑在少室山生擒一代名將王保保

01 蕭峰擒遼國皇太叔耶律重元

許多人最愛拿這段來形容蕭峰的神勇,怎麼說呢?神勇那是當然的,可是還是要客觀去看待!簡單說,這一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A 藏在馬下沖下來幹掉楚王

楚王自己作,以為大局已定,跑到距離很近的地方勸說耶律洪基自裁。結果蕭峰抓住這次機會,藏在馬下沖下來射厶了楚王。

B 眼明手快以地堂功夫躲過戰馬的踩踏

蕭峰在幹掉楚王后,本來是打算沖過去繼續幹掉皇太叔的。結果戰馬被遼兵射厶,只得步戰,並且不得不採用地堂功夫來躲避密集的攻擊。(注:蕭峰採用地堂功夫是被動的,不得不如此)

C 越過盾牌直接生擒耶律重元

在這個時候,其實蕭峰自己都覺得已經陷入了絕境,只得拼命。生擒耶律重元本不是他的計畫,但這時候再沒別的方法了,只得冒險一試。

總結蕭峰的這三個階段,其實難度最大的是第二階段,躲開密集的武器攻擊。

02 虛竹和段譽擒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吸取了當年皇太叔被蕭峰所擒的教訓,布下了兩層陣勢, 首先是三百名盾牌手護在他身前。而在盾牌手之前又排了刀斧手和長矛手,而虛竹和段譽採用的戰術很簡單, 就是正面突破

和當年蕭峰深入陣中不同的是,虛竹和段譽並沒有陷入重重包圍。應該說, 虛竹的主要工作就是將影響他前進的遼兵一個個扔出去,而段譽則是從那些人中間以淩波微步穿過去。

在最後階段,遼國的兩名大將騎馬沖上來攻擊虛竹,而虛竹則是落在他們的武器上,借助武器抖動之勢飛到了耶律洪基身前,抓住了他右腕,而後段譽也到達抓住了他左肩。

03 張無忌和韋一笑擒王保保

在連載版倚天屠龍記中,帶領元軍來攻打少林的是趙敏的兄長,一代名將王保保。

張無忌因為當時形勢比較險峻(烈火旗和洪水旗都因為對方豎起巨大盾牌,而攻擊無效),於是決定採用擒王策略。他和韋一笑的出擊,簡單說分為兩個階段。

一是翻過對方的盾牌(這一點和蕭峰一樣),二是突破對方盾牌隊後的兵陣。

可以看到,王保保的防護和耶律洪基一樣,都是兩層, 只不過王保保是把兵陣安排到了盾牌隊之後,而耶律洪基安排在了之前。(從這個細節上也可以看到王保保用兵的嚴密,耶律洪基是吸取了耶律重元的教訓,才做了兩重防護的準備,而王保保並沒有這樣的教訓可吸取)

而張無忌和韋一笑突破兵陣的方式,其實和段譽類似, 並不和對方交手,而是直接從人從中穿過去。

04 簡單比較三組擒王

人數:雖然王保保當時身邊的人馬只有幾千人(本來有一萬人,被消滅了一部分), 但是實際上三組所面對的敵人數量並沒有太大差異。

原因很簡單, 因為實際上打起來能圍在你身邊的其實也就是幾百上千人,多餘的人根本就到不了跟前,因為壓根就施展不開。

敵人品質:倚天屠龍記中有明確旁白, 當時的蒙古兵遠遠比當年的金兵厲害。(注:這裡的蒙古兵指的就是汝陽王手下的蒙古兵,而金兵指的是金國強盛時期金兀術手下的金兵)。

而在天龍中也寫的很清楚,完顏阿骨打手下的女真兵(即金兵,金兀術是完顏阿骨打第四子)比耶律洪基手下的遼兵是要厲害的。也就是說, 蒙古兵遠遠勝過遼兵

王的武功:范遙跟張無忌說過,王保保和趙敏生性好武,都學了一身好武功。或許王保保武功不及趙敏,但和耶律重元、耶律洪基比起來, 那可強得多了

己方力量: 蕭峰是單人,而另外兩組都是兩人聯手。

好了,就說到這吧,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