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智被稱為天龍四絕之一,能贏丁春秋嗎?難,丁春秋有3大優勢

武俠故事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莫過於正道大俠與邪派惡人的對決,儘管最終的結果幾乎都是「邪不勝正」,但只要過程足夠精彩,讀者總會買帳。

不過金庸筆下的故事往往是多線同時進行,以《天龍八部》為例,書中涉及的勢力太多,反派何止一人?包括「四大惡人」、丁春秋、鳩摩智、慕容複都是反派,所以反派之間孰強孰弱也讓人十分好奇,像是段延慶與慕容複、丁春秋與慕容複都有交手,那麼丁春秋和鳩摩智這二人若是以死相拼,哪一位會勝出呢?

一、《天龍八部》中的高手等級之分

「本書敘事,多有虛妄想象、誇張之處,蓋以‘天龍八部’為名,多有象徵抽象,已踏入魔幻之神奇境界矣。」這段文字出自新修版《天龍八部》第十回末尾注解,這描述一點不假,此書中登場的頂尖高手的確是多,他們使用的招式更是無比華麗,而有人則是將此書中的高手分級編成了一句順口溜。

「一僧、二掛、三老、四絕」,他們便是書中的一流高手。

(掃地僧劇照)

這些頭銜都對應著誰呢?「一僧」指的自然是那少林掃地僧;「二掛」指的是段譽和虛竹這兩位奇遇不斷的主角;「三老」指的是逍遙派第二代的三位傳人;「四絕」則是少室山一役于藏經閣中面對掃地僧的蕭峰、蕭遠山、慕容博以及鳩摩智了。

而未被提名的丁春秋、段延慶、遊坦之、慕容複等人則被視為比前文提到這十人弱了一檔的高手,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就以「二掛」中的段譽來看,金庸對他的定位是直至書末都算不上武林高手,甚至原著中用到了「不會武功」的字眼來形容他的武功水準。

(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劇照)

原著道:「果然一言驚醒夢中人,段譽一呆之下,隨即伸手扯開眼上黑布,突然間眼前一亮,耀眼生花,一柄冷森森的長劍刺向自己面門。 他既不會武功,更乏應變之能,一驚之下,登時亂了腳步,嗤的一聲響,左腿中劍,摔倒在地。」

顯然「一僧、二掛、三老、四絕」的說法過於印象流,並不能完全說明書中角色的水準,不能因此就認為丁春秋遠不如鳩摩智,反而丁春秋若與鳩摩智打起來是有三大優勢的。

二、虛竹與二位反派的比武

丁老怪和鳩摩智沒直接打過,但虛竹卻是與二人都打過,他與二人對戰的戰績就能從側面反映二人的實力。

首先看虛竹對戰鳩摩智,原著道:「玄慈、玄渡、神山、觀心、道清等諸高僧都已看出,鳩摩智左腕受制,掙扎不脫, 但虛竹的左掌卻全然處於下風,只有招架之功,無絲毫還手之力,兩人都是右優左劣……又拆百餘招,虛竹驚恐之心漸去,于天山六陽掌的精妙處領悟越來越多,十招中於九招守禦之餘,已能還擊一招。他既還擊一招,鳩摩智便須出招抵禦,攻勢不免略有頓挫。其間相差雖然甚微, 消長之勢卻漸對虛竹有利。又過了一頓飯時分, 虛竹已能在十招中反攻兩三招。少林群僧見他漸脫困境,無不暗暗歡喜。」

(虛竹劇照)

虛竹和鳩摩智的對決雖是沒打到最後,但從這段描述不難看出,虛竹已經逐漸掌握了擊敗鳩摩智的方法,繼續打下去,結果可想而知。

而面對丁老怪的時候則不同,他打鳩摩智在前,然而書中卻提到這麼一句:「 虛竹的武功內力均在丁春秋之上,本來早可取勝,只是一來臨敵經驗實在太淺,本身功力發揮不到六七成。

剛與鳩摩智打過就是最好的經驗,卻不能用於對付丁春秋,而且還是在武功內力都在丁春秋之上的情況下,為何?就因為丁春秋這人下手遠比鳩摩智更狠,鳩摩智始終是個佛門中人,而丁春秋是個徹頭徹尾的毒物,最終虛竹還是「使詐」用生死符才拿下丁春秋,若他早早以生死符對付鳩摩智,壓根不用鬥那麼久,只是當時他是代表少林出戰,若用生死符,則有損少林威嚴。

從二人對戰虛竹的表現來看,丁春秋應該是稍佔優勢。

三、丁老怪的應援團與毒功

除了虛竹對戰二人表現出的差距之外,丁春秋還有兩大優勢,一是他身後的應援團,二則是他的毒功。

丁春秋那幫徒弟真就是馬屁精而已?當然不是,原著道:「 別小看了這些無恥歌頌之聲,於星宿老怪的內力,確然也大有推波助瀾之功。鑼鼓和頌揚聲中,火柱更旺,又向前推進了半尺。

(丁春秋劇照)

他那些徒弟的呐喊聲能幫他提升內力,對於敵人而言,那無恥的加油聲難免擾人心智,雙方氣勢此消彼長之下,差距又拉開了一些。

最後一點就是丁春秋的毒功了,鳩摩智再狠,他也不會去用毒,而丁春秋則不同,他這人為人毫無下限,身懷腐屍毒、三笑逍遙散、化功大法等毒功,但凡鳩摩智中了任何一招,只怕他都很難活命。

所以別認定鳩摩智是「天龍四絕」之一就一定強過丁春秋,畢竟「天龍四絕」的名號也不是金庸說的,純屬書迷印象流的總結,實戰之下,丁春秋這種純粹的惡人往往比鳩摩智那樣的武癡更讓人畏懼。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