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華山論劍為何越來越短?可以用三個數位解釋——五,二,一
華山論劍絕對是金庸筆下最具光環的武林事件。華山論劍不止出現在武俠作品中,甚至在現實當中,也被拿來形容一些巔峰論壇或者頂級比賽。不過金庸筆下的華山論劍有一個特點,論激烈程度,可以說三次論劍一次不如一次。第一次華山論劍最經典最熱鬧,五絕相約華山,一比就是七天,可以說玩得不亦樂乎。
而第二次華山論劍就差遠了,首先從人數上就少了一些。華山一論真正參戰的有五人,也就是五絕。至於王處一,只能算看客。華山二論表面看,上山的人很多。但是一燈,周伯通,瑛姑,裘千仞等人處理完事情後就下山了,真正進行比武的只有東邪,西毒,北丐,郭靖四人,比華山一論還少一人。至於黃蓉,根本沒參戰。而且,華山二論也只進行了一天,比當年一論連打七天的規模要小得多了。
華山三論就更應付了。去的人不少,但人再多也沒用,因為大家一派祥和氣氛,根本沒動手,華山論劍這次真的只靠論了,根本不用真拿劍了。當然,後來覺遠師徒和瀟湘子尹克西上山引出爭鬥,但這屬於突發事件,和華山論劍本身無關。
那麼,為何華山論劍一次不如一次激烈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可以用三個數字解答——五,二,一。
具體是什麼意思呢?華山一論有五人參加,他們代表的也是五個不相關的團體;華山二論加上黃蓉,也有五人參加,但這五人,其實只有兩個團體。至於華山三論,不管有多少人,其實都是一家子。
我們逐個分析一下。
華山一論,五絕是互不相干的五個人,不管是利益,還是親密關係,都沒有太多交集。因此這五個人交手,是實打實的比試,不用顧忌什麼情誼。當然,王重陽和黃藥師交好多年,有一定的情分在,但這段情誼不足以使他們抱團。而且後來黃藥師和周伯通,全真七子矛盾不斷,可以看出他和王重陽的友誼,比塑膠硬不了多少。
至於王重陽和段皇爺交換絕學,其實是給段皇爺佈置任務,讓他去克制歐陽鋒,這也說不上什麼深厚的感情。而且,這件事還是發生在華山論劍之後。
總而言之一句話,華山一論的五絕,在關係方面誰和誰都不挨著,屬於五個絕對獨立的利益體。
再看華山二論。這次論劍只打了一天,而且東邪和北丐都沒有直接交手,而他們和郭靖的交手,也都有所保留。為什麼?此時的東邪和北丐,可不是各自獨立,沒有任何關係的兩個人了。東邪是郭靖的准岳父,北丐是郭靖的師父,通過郭靖,這兩大高手已經從情感關係上聯繫起來了。如果這時兩人再和華山一論那樣打得不可開交,就有點難看了。
所以說,華山二論的時候,東邪,北丐,郭靖,黃蓉,其實是一家人。
那麼,另一家人是誰呢?當然是西毒。
當時西毒和東邪有殺徒之仇,北丐更是被西毒重傷,恨西毒入骨。所以此時的西毒,和東邪北丐的關係,比華山一論時還要緊張。所以,華山二論其實就是東邪,北丐,郭靖三人對西毒的圍毆。雖然從戰鬥局面上不是這樣,但從情感方面,絕對是這樣。
最後看華山三論。其實不用說也很明顯,華山三論其實就是郭靖的親友團的一次華山自助遊。我們可以捋一下人物關係——
東邪黃藥師,郭靖的岳父。
南僧一燈,郭靖的恩人加長輩。
西狂楊過,郭靖義弟的兒子,和自己的親兒子也差不多。
中頑童周伯通,郭靖的義兄。
至於其他人,就不多說了,反正都能通過各種關係和郭靖聯繫起來。
總之,華山三論,只有一個團體,沒有任何敵人。這樣的氛圍,能打起來嗎?
從這個角度來說,三次華山論劍,其實是一個武林融合的過程。五個團體,變成兩個團體,最後變成一個團體,闔家歡。當年的激烈,演變成最後的溫情,而當年的華山論劍,終於被修改成最後談笑風生的華山論壇。
各位以為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