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的結局是什麼?為躲避仇敵沒去大漠,後創出神功可惜沒傳人
金庸的故事會讓一些喜歡刨根問底的讀者感到抓狂,因為他的故事總是會在恰到好處的時候戛然而止,並沒有將所有的故事都說透,比如《雪山飛狐》最後胡斐那一刀是否劈下;又比如《神雕俠侶》郭襄看著楊過和小龍女下山,從此不知楊過和小龍女的去向;還有《天龍八部》中段譽和虛竹分別後,虛竹的結局又是什麼?
同樣的情況還有《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的結局,在時代背景設定在《倚天》之後的作品中再沒提到過張無忌,他的結局又是什麼?真的和趙敏一起去大漠了嗎?恐怕未必,書中各種線索將真相指向了另一個方向。
一、 張無忌的仇敵
書中的張無忌可以說是整個武林中最有威望的人,他在光明頂一役力戰六大門派救下了明教眾人,在後來的萬安寺一役又救下了六大門派的高手們籠絡了人性,再到最後的屠獅大會他戳穿成昆的陰謀,此時武林中幾乎無人不服張無忌,不僅僅因為他武功高強,也因為他的確是個善良的小青年。
擁有如此威望的張無忌哪裡還有什麼仇敵?無論是宋青書還是成昆都已經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其實他此時的仇敵不在武林之中,而是那創立了大明王朝的朱元璋。
雖說朱元璋已經創立明朝,但很明顯,身懷神功的張無忌就如同他眼中釘肉中刺一般,若不除了張無忌,他只怕是寢食難安,所以他完全有理由追捕張無忌,甚至將元軍驅逐到大漠也不一定只是表面的驅逐元軍而已,更是想追查張無忌的下落。
二、 張無忌的選擇
張無忌在書末提到過自己要去蒙古,因為趙敏要去,所以他也會跟著去,但仔細想一想,趙敏作為蒙古的背叛者,蒙古哪裡還容得下她?而張無忌對於蒙古來說又何嘗不是大仇人?他們若在蒙古現身,別說過牧牛放羊的生活了,只怕整日都是躲避仇人,儘管他們能夠憑藉張無忌的武功保全性命,但誰又受得了長期被追的日子?
所以「去大漠」只不過是個幌子,張無忌要稍微有點腦子的話就不會選擇去大漠,而是反其道行之,去其他任何地方都會更好。
那麼問題來了,張無忌會去哪呢?他兒時是成長在冰火島上,那麼帶著心愛的人去往一座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豈不美哉?
三、 留下神功
如果張無忌去了某座島上生活,那麼可能存在的劇情是什麼?這一點結合《俠客行》的故事來看就知道了,《俠客行》中那俠客島上是有著無人破解的神功《太玄經》,於是龍木二位島主讓賞善罰惡二使去往中原抓高手來一起研究這武功,直至石破天出現之前這武功都無人能參透。
石破天學成這太玄經的武功之後是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可見這門武功之精妙,但這武功若是早就存在的話,那麼為何雙雕時代、天龍時代不見人用?所以這武功只怕是明朝之後,也就是倚天時代之後才被人創出來的,那麼誰最有可能創出這武功?自然是集合了九陰九陽之力的張無忌。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早就學會九陽神功,而書末他又得到了速成版的《九陰真經》,只要他願意,可輕鬆將這武功學成,而集合九陰九陽之力的他還身懷乾坤大挪移、太極等神功,如此雜糅在一起創出一門近似無解的太玄經也是完全合理的,至於張無忌為何要將太玄經設置得如此難學的原因也很簡單,他沒有傳人,也不知道將來繼承武功的人是怎樣的人品,所以只能將這武功設定得難以破解,繼而隨緣等待有緣人破解。
雖然這只是筆者基於原著線索做出的猜測而已,但如果故事真是這般發展,那麼書中包括「太玄經的創作者」、「太玄經橫空出世」、「張無忌去向之謎」等謎團都解開了,不過很遺憾,張無忌雖然留下這神功,卻在他有生之年也無人能夠學會這門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