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的武功,能否強于郭靖楊過張無忌?金庸其實隱藏了真正答案

金庸小說中, 張三豐武功之強,就在於他是 完全沒有上限的,只能以「 深不可測」四字形容。

且看張三豐在原著小說的幾次出手,

十二歲時,僅僅由楊過傳授臨時手創的三招,此外完全沒練過任何武功招式,便能在楊過暗助下,擊敗了《神雕》中旁白「強于全真七子」的一流高手尹克西。

十五歲時,僅憑楊過三招和少林入門羅漢拳,就讓單人力壓少林的昆侖派一代宗師(明報連載版裡為昆侖派創派祖師)「昆侖三聖」何足道,十招之下承認自己挫敗。

百歲壽宴,在愛徒自盡時,心神不亂,一招便將超一流高手、玄冥二老之鶴筆翁擒住,救回張無忌。少林寺諸僧,在百歲宴壽時還妄圖以三空相敵,真到幾年後張三豐找上門去,已經不由自主起了寺中千百名和尚一哄而上,對敵他一人的心思。

最初在《明報》連載版的《倚天屠龍記》小說,在此處還有幾段精彩的關於張三豐的描寫:

張三豐將百年內力修為在張無忌背身隨手一按,就能讓這個被寒毒折磨的病童,連續施展對掌擲身、彈石斷樹、托背消力,輕易挫敗了巫山幫梅石堅這個二流好手;

張三豐「略顯神功,紙上傳勁,未盡全力」,就用借一張紙箋將少林空智大師,連同他身後的陳友諒一齊震倒。

一百一十歲時,張三豐將太極拳和太極劍創制圓融,從而正式奠定武當派此後和屹立千年之久的少林寺,從此並為武林泰山北斗的根基。

正因如此,為了小說的劇情需要,作者只能讓張三豐在敵方冒名偷襲中,強行「封了外掛」,方能給主角張無忌以出手機會。

同樣,張三豐的武功包括實戰力往往被低估,是因為《倚天》小說大部分時候是用張翠山和張無忌父子的視角。而這父子二人的武學見識,在相當多時候時候都離譜得匪夷所思,才會大大低估張三豐的武學境界。

張翠山在冰火島時,曾甚至認為張三豐的武功只比謝遜略勝;張無忌在靈蛇島時,曾認為張三豐要跟自己聯手,才能對付波斯明教的風雲月三使。到了少林寺屠獅大會,張無忌又一度認定張三豐和自己聯手,才能贏三渡老僧的「金剛伏魔圈」。

而很多武林高手,如渡厄老僧,在和張無忌交手後自歎不及,又習慣性恭維他是「當世無敵」「天下第一」,凡此種種,都造成了很多人對張三豐武功的 誤判

然而, 張三豐的真正武功境界上限,當真是張翠山父子、是渡厄之流有資格斷言的麼?

正所謂【 僕人眼中無偉人】,無論張翠山還是張無忌,隨著他們自己武功水準的提高,對張三豐的評價也越來越高。如果用他們之前主觀上的估計,包括因為張三豐年齒衰老,自己身為子侄輩的「關心則亂」,去評估張三豐的真正武功境界和上限,就如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廣大一般,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

而且往往被讀者忽略的一點:張三豐的武功在《倚天》一書中,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常量,而是有極大變數的。在徹底完善太極之前,他自認為「或者尚未達到」當年巔峰郭靖的水準。

而當他110歲時將太極拳劍傳下後,即使是俞蓮舟、殷梨亭這樣的一流高手,也在學得太極一年餘後,不約而同捨棄之前武功,專精太極,足可見太極對武當一門武學是【飛躍】性的大提升,從此真正奠定了武當派竟能和屹立千年不倒的少林派去並世齊名的基礎。——弟子如此,何況師父的進益?

而且,張三豐在對徒孫張無忌三個月的武學指導中,不但讓張無忌的實戰力從速敗于玄冥二老,到在萬安寺大戰可以在三十招內將空手的二人擊敗,同時張三豐自己實際上也完全得悉了《九陽神功》全本,進窺「乾坤大挪移」之秘,進一步拓展了眼光和視野,實力自然更進一大階梯。那麼,小張還用和老張再比什麼?他會的老張基本都瞭解,他不會的呢?

至於張三豐和郭靖、楊過等雙雕高手的對比,首先,張無忌對周芷若那段客套話,直接就是無效證據。

【張無忌道:「可是他武功修為震爍古今,太師父說,他自己或者尚未能達到郭大俠當年的功力。你峨嵋派內功的法門似乎尚在武當派之上」】

看這句話的語境,郭靖是郭襄什麼人,郭襄又是老張什麼人,周芷若又是張無忌什麼人,不過類似于宋青書當面恭維滅絕師太「天下劍法第二」一個性質,誰當真了誰傻。

其次,張三豐初次接觸到張無忌九陽神功大成的內力,確實認為張無忌內力已經達到了覺遠、郭靖這樣的絕頂高手層次,但絕不代表張三豐自己的上限也只有這個層次。如果張三豐武功境界遠在這些絕頂高手之上時,豈不是肯定同樣「臻此(絕頂高手)境界」了?

事實上,張三豐自己還是「菜鳥」張君寶時,遠遠見了第三次華山論劍時的郭靖一面而已。當時的郭靖一言不發,一招不出,猶如背景板。張三豐老年時,連幼年學了十分之六七的《九陽神功》的經文,都只能回想出十分之三四了,難道他還能真能準確判斷出,當年那些大人物的真實武功如何?比自己是高是低?

所以,這兩段被無數次引用,力圖論證「張三豐只有郭靖水準」的旁白,也只是無效證據而已。

郭靖堅守襄陽數十年,以身殉國,對張三豐而言,更多欽服的是他的人格魅力和英雄事蹟,才會時不時向弟子提及。

還時常有文章基於所謂「金書武功隨年代遞減論」,因此認定張三豐的武功不及《天龍》《雙雕》高手,殊不知這套理論從來不曾在金庸先生任何訪談、金庸小說的任何版本段落中出現過,原本就只是網路早期一些人為了抬高自己所愛主角的武功,而生造出的 謬論。

細看《倚天》《俠客行》眾多高手,如張三豐、張無忌、石破天等人體現出的各類武功描寫,一點也不會遜色于天龍和雙雕高手。 明報》連載版的《倚天》中,更明說了倚天時代是遠勝雙雕時代的武學盛世。通行版本雖將這段過於明顯的設定刪除,但各種情節仍留遺存:

比如謝遜指天罵地,罵遍古今高手,並非他是個坐井觀天的妄人,而是在最初設定中,他確實有略遜甚至不遜五絕級別的武功。

也正因如此,張三豐才強到「完全不是人類」,真正達到了在後世與達摩並稱的封神境界。

張三豐從建立武當派,創立太極神功起,他力圖並駕齊驅並最終趕超的目標,從來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創立少林派,持武林牛耳千年之久的 達摩祖師,舍此之外,哪怕是上代頂級高手,如東邪南帝西毒北丐中神通五絕,如郭靖楊過,也並非他要追趕的對象。至於同代頂級高手,如玄冥二老的師父百損道人之流,更是從不在眼中。

到了《倚天》之後的《俠客行》的時代,武林中人已是人人皆知,張三豐可與達摩祖師並列為古往今來第一大高手,非此則即彼,其實就蓋棺論定了張三豐在金書世界中的地位:

達摩之後,千年一人。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