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郭靖楊過張無忌三人武功,有一點對張無忌不公平,且無法彌補

論武,是討論金庸作品最大的樂趣之一,同時也是最容易引起爭議的做法。相對來說,同一部作品,或者同一體系作品的論武,更為實際一些,可行性也更高。不過,爭議同樣無法避免。

舉個例子,射雕,神雕,倚天雖然是三部作品,但它們合稱射雕三部曲,算是同一體系的作品,所以人物和故事都有很大的交集。不過,相比雙雕,倚天的故事晚了一百年,這也使得倚天和雙雕相比顯得脫離感強了些。

同時,很多人最熱衷於討論的,就是射雕三部曲的三個主人公,郭靖,楊過,張無忌武功孰高孰低。當然,這也是個爭議性的話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擁躉,討論起來蓋上一百層樓也不可能達成共識。

今天我無意給這個問題裝上答案,因為那純屬費力不討好。我只是想說一個細節——討論這個問題,無論什麼結果,總有一點是對張無忌不公平的,這一點也直接影響討論的邏輯與結果。

我們知道,射雕三部曲的故事一脈相承,射雕中的人物,大部分在神雕中繼續出場,而雙雕中的人物,也在倚天中作為傳說出現過,但是到了倚天結尾,就沒有後續了。畢竟射雕三部曲只有三部,沒有第四部。因此,倚天結尾,就是射雕三部曲的結尾。

而結尾,張無忌只有二十二三歲。

射雕末期,郭靖差不多也是這個歲數,但是到了神雕末期,郭靖差不多六十歲左右了。同期,楊過三十六七歲。

所以,對張無忌不公平的這一點在於,郭靖楊過的武功評定基準,在年齡上都要比張無忌大得多。具體地說,我們討論郭靖的武功,肯定不能以華山一論他二十多歲時作為最終定位標準,而是要以華山三論為准。楊過同樣如此。換句話說,華山三論,郭靖和楊過基本都達到巔峰了。

但是二十幾歲的張無忌呢?遠遠沒有。

但是有什麼辦法呢?倚天寫到這裡就結束了。後續不管發生什麼,都是我們的主觀臆測,算不得數。所以,張無忌的評判上限,只能以倚天結束時為准。

六十歲的郭靖,小四十歲的楊過,和二十幾歲的張無忌比,這種比較本身就是不對等的。

當然。武功的高低不能純粹看年齡的大小。但是年紀越大,修為越高,內力越純,經驗越豐富,招式越純熟,這是肯定的。不敢說六十歲或者三十六歲就是一生的武功巔峰,但至少敢說,絕不是二十歲。

至少,華山一論時,郭靖和五絕還有一定差距;楊過自創黯然銷魂掌後,肯定也比他剛用玄鐵劍要厲害。

那麼,張無忌呢?其實倚天末期金庸一直在暗示一點,張無忌武功一直在進步,並且沒有停下的跡象。張無忌三戰三渡,一次比一次表現好。第一次差點掛在三渡手裡,第三次和三渡拼內力,已經打成平手了。

張無忌身兼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極拳三大神功,身體潛力已經被完全開發出來,其實張無忌已經不需要什麼具體的武功招式了,因為他已經可以做到融會貫通了。這樣的人,這樣的武功配置,說實話金庸都不知道他的上限在哪。那麼乾脆就寫到這裡為止吧。

其實說到這裡,我也沒必要隱瞞自己的觀點了。我不敢說二十幾歲的張無忌勝過巔峰郭靖楊過,但N年以後,巔峰張無忌肯定勝過巔峰郭靖楊過。

本身這就是個仁者見仁的話題,最後再重申一下吧,比較三人的武功,只能把神雕末期的郭靖楊過平移到倚天末期和張無忌比,這樣對張無忌實在太不公平。要怪,只能怪射雕三部曲沒有第四部。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