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六脈神劍銷聲匿跡,段譽將其改頭換面,在後世江湖大放異彩

很多武俠迷們都喜歡看金庸的《天龍八部》,《天龍八部》之所以如此受歡迎,甚至屢次被翻拍成了電視劇,必有它的獨特魅力所在。

在我們的記憶當中,武俠好像是「過氣」的代名詞,比起如今網路興起的玄幻修仙、穿越小說,武俠好像真有點落伍了。然而《天龍八部》就不一樣了,它不僅有武俠的味道,細品之下還帶有修仙玄幻的色彩,就連金庸本人也不得不在原著中備註一番: 「六脈神劍」、「火焰刀」、少林派指法等將內勁凝聚集中,發出而化為毀物傷人的無形刀劍,僅為小說家誇大之言,並非真有其事,讀者當做「寓言誇張」可也……尤其小讀者不可信以為真……本書敘事,多有虛妄想象、誇張之處……已踏入魔幻之神奇境界矣。

可見,金庸也覺得他的《天龍八部》已經有些脫離了武俠范疇,邁向了「魔幻神奇」的境界。其實,金庸先生根本不必擔心這些,隨著武俠迷年齡的逐漸增長、知識面的不斷提升,就算是金庸寫玄幻小說,讀者們都能欣然接受,畢竟如今隨著科技、網路的不斷發展,玄幻、科幻的題材也逐漸被讀者所認可。

也是因為天龍八部夾雜了玄幻、修仙的題材,因此這一部武俠著作屢次被搬上螢屏。2021年8月14日,由于榮光執導,楊祐甯、文詠珊、白澍、張天陽領銜主演的《天龍八部》再一次出現在電視劇頻道,可見這一部小說的確非同一般。

奇怪的是,天龍八部裡湧現的高深武功似乎都沒有得到傳承,像段譽的六脈神劍、淩波微步以及逍遙派的北冥神功,都沒有出現在射雕三部曲以及後續的武俠世界裡。

要知道的是,天龍時代的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一直傳承到了倚天時代;神雕時代的獨孤九劍則傳承到了笑傲江湖時代,甚至就連清朝的澄觀大師也在對此念念不忘: 「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 有招,當世無敵,難道……難道……」

其實,這些神功都有傳承,在連載版的《倚天屠龍記》中就出現了「淩波微步」——郭襄短劍劍鋒向無色的下盤連點數點,卻是從小龍女處學來的一招玉女劍法「淩波微步」。看來,段譽的淩波微步被改良成了一門劍法,被古墓派的開山鼻祖林朝英學了去。

無獨有偶,逍遙派的北冥神功也在《笑傲江湖》裡得到了傳承。細心的朋友會發現,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和北冥神功頗有相似之處,金庸也借著任我行的一段話將吸星大法的前身展露無遺—— 我這門神功,始創者是北宋年間的逍遙派,後來分為北冥神功和化功大法兩門……

這樣看來,段譽的《六脈神劍》定也是被改良成別的武功,只不過名字大不一樣了。在《天龍八部》裡,大理的保定帝段正明會一門武功喚作一陽指,只不過用起來似乎更像是一門點穴武功,就連身經百戰的蕭峰也是這麼認為。

在保定帝和段延慶大打出手的時候,此時的一陽指的確稀鬆平常—— 保定帝斜身閃開,還了一指。青袍客以中指直戳,保定帝臉色凝重,以中指相還。青袍客第三招以無名指橫掃,第四招以小指輕挑,保定帝一一照式還報。到得第五招時,青袍客以大拇指捺將過來,五指中大拇指最短,因而也最為遲鈍不靈,然而指上力道卻是最強,保定帝不敢怠慢,大拇指一翹,也捺了過去。

奇怪的是,到了射雕三部曲裡,一陽指突然名聲大噪,不僅可以打鬥,還能用來療傷。和六脈神劍相似的是,此時的一陽指也變成了一門極其「耗藍」的武功。

在神雕俠侶中,武三通施展的一陽指隱約有了「六脈神劍」的味道——武三通搶上數步,又是一指點出,這次卻指向楊過小腹。這一指所蓋罩的要穴更廣,肚腹間沖脈十二大穴,自幽門、通穀,下至中注、四滿,直抵橫骨、會陰,盡處于這一指威力之下。

武三通只是神雕裡的一個二流高手,他的一陽指尚且有此造化,可見一燈大師的一陽指更是威力驚人,難怪能在華山論劍裡大放異彩,憑藉此門神功躋身五絕之一。

綜上,段譽回了大理之後展開奇思妙想,將晦澀難懂、極難修煉的六脈神劍進行了改良,他取之精華棄之糟粕,最終將六脈神劍和一陽指融合在了一起。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