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從神雕俠侶到倚天屠龍記:武林格局的變動

金庸的武俠世界從神雕俠侶到倚天屠龍記,兩個時代的武林格局有了天翻地覆般的變動,雖然在神雕末到倚天故事正式開始(即張三豐九十壽宴)這段時間的具體故事書內沒有明寫,但根據兩書的一些對比和蛛絲馬跡,總歸是能總結出不少資訊,本文就來總結下這段時間內武林格局的變動。

一、 全真教的衰微

在雙雕時代,由王重陽一手開創的全真教是武林的泰山北斗,有天下武學正宗之稱,全真教出了王重陽這麼一個天下第一高手,也有周伯通這麼個絕頂高手,七子放在江湖上也可謂不墜祖業。

但是金書中的全真教始終站在抗擊異族的第一線,雖然讓全真教由此為萬民所敬仰,也讓全真教一度擁有三千道觀、八萬教眾的龐大規模,然而這也無疑成為蒙古人的心腹之患,在神雕時期就出現了蒙古攻|打重陽宮,最後全真教不得不放棄重陽宮撤離。

此時蒙古尚未佔據中國全境,蒙古畢竟不能派出太多的力量去單獨剿滅一個武林門派,而等到南宋滅亡之後,可想而知騰出手的蒙古自然就要對全真教進行大清算,於是倚天時代的武林,再也不見全真有一席之地了。

二、丐幫衰而不微

雖然丐幫與全真教一樣,長期一直站在抗蒙第一線,但是只要有乞丐就有丐幫,朝廷再大的本事兒,也沒法杜絕乞丐的產生,丐幫自然就有源源不斷的幫會成員,因此從神雕末到倚天中,丐幫可用衰而不微形容。

丐幫的衰落更多應該是領導層在襄陽城破後損失慘重,黃蓉、耶律齊兩代幫主戰厶,可想而知,幫主之下的長老、七八袋弟子必然有不少是跟著二人共存亡的,因此丐幫在精英人才方面一度出現斷層,也就導致了後代幫主竟然沒有一個能把降龍十八掌練到十四掌以上的。

但百足之蟲厶而不僵,丐幫在經歷襄陽城破的巨大損失之後,一度仍然是武林最強勢力之一,甚至明教的聖火令都被丐幫奪去過,縱然是在倚天主線劇情時代,由於幫主史火龍練降龍走火入魔,長期不管事,導致丐幫幫內派系對立,進一步的衰落,也仍然保持著不俗的實力。

我們這裡不算叛變了的八臂神劍方東白,丐幫的其餘高手有:幫主史火龍,在手臂傷勢只好了九成的情況下,能跟成昆拼一個一厶一傷,這樣的武功定位當不在明教四法王之下,而武功在丐幫排名第三的執法長老曾一掌將華山派的矮老者打吐血,矮老者的武功跟何太沖夫婦相當,傳功長老的武功略勝執法長老,掌缽、掌棒二龍頭比執法長老稍遜一籌。

從高手數量來看,丐幫與六大派比較,僅僅是不及少林、武當而已,無論峨嵋還是昆侖,在高手方面比之丐幫都有明顯差距,而人數就更不用多說了。只是截至倚天書末丐幫幫主史火龍厶于成昆之手,傳功、執法二長老,掌缽龍頭厶在了屠獅英雄會上,新任幫主史紅石又是個不懂事的小女孩兒,可想而知,之後丐幫必然會更進一步的衰落。

三、少林的中興

少林在神雕結局的七十多年前經歷了火工頭陀事件,一度中衰,其實在神雕末少林應該就已經逐漸進入了恢復期,少林寺的方丈天鳴、羅漢堂首座無色在江湖上也是聲威極隆,雖不能和五絕相提並論,卻畢竟不是射雕時代的籍籍無名。不過在何足道闖少林的劇情中,整個少林寺都拿不出跟何足道抗衡的高手,覺遠師徒內功雖高,但武功畢竟也不及何足道,此時少林雖然恢復了生機但畢竟遠不足稱之為武林泰山北斗。

到了倚天時期由於三分九陽在少林內部普及,以及武林格局的大變,少林成功中興,少林以高手質量和數量占武林比重最大的階段其實是在倚天主線開場前的數年,此時少林擁有三渡、四空、一圓(成昆)八大高手,對比其他勢力,明教那邊陽頂天已厶,其餘二使四法王、莊錚七人任何一人都跟空見、三渡相去甚遠,對標的是空聞、空智、空性,就算陽頂天活著,武功大致也就跟空見對標,下面的二使四王仍然不是三渡的對手。

對比武當派,武當雖然有張三豐一枝獨秀,但此時的七俠都尚未成長起來,武功比起四空中最弱的空性都有所不及。

對比峨嵋,峨嵋派那邊滅絕師太此時年紀也是較輕,未必及得上三空中的任意一個,至於昆侖、華山、崆峒就更不必提了。

而在武林地位方面,少林方丈是武林正道的最大領袖之一,另一個是武當的張三豐,雖然張三豐的武功遠遠在倚天時代的少林方丈空聞之上,但是在武林地位方面,二者真就是平級,這就是源于少林寺的聲威其實還是略高於武當的。

四、武當的創立

武當由於出現了張三豐這個千古奇人,於是迅速的從零到強大,如果參考連載版,張三豐晚年武功才真正大成,七十歲才開始收徒,那截至張三豐九十歲壽宴,武當就是短短二十年的時間獲得了跟少林同檔次的聲望。

這裡主要就是靠著張三豐,早期的七俠實力雖然已經不俗,但畢竟比之少林三空相去甚遠,憑藉早期的七俠是絕對撐不起來跟少林同等聲望的。

張三豐大概在七十多歲時就已經有了天下第一高手的名號,當時明教認為陽頂天的武功當世除了張三豐外無人能勝他一招半式,換言之明教認為陽頂天是天下第二,張三豐是天下第一,此時的張三豐七十多歲。再參照笑傲江湖,張三豐在中年曾經掃蕩群魔,想來天下第一的威名就是在此時積攢下來的。

武當七俠在前期雖然不大成,但都是潛力股,隨著劇情的發展,在張三豐百歲壽宴時,不算殘廢的俞三,縱然是七俠中最弱的張五,也勝過了何太沖,而在十多年後,張無忌成年的時期,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殷梨亭甚至最弱的莫聲穀全部都有跟明教二使四王、少林三空等當世第一流高手一較高下的實力。

五、昆侖的崛起與峨嵋的建立

這兩個門派的實力與影響力和上述四者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就放在一起說了,昆侖派的崛起是出了昆侖三聖這麼個傑出人物,何足道在倚天開場表現頗為驚豔,只出半力就勝過了西域少林的三大高手,而少林本部的天鳴、無色等人也對何足道甘拜下風,只是內力與十六七歲的張君寶相當甚至可能略有不及,這就顯得拉分太嚴重。

不過何足道出場才三十歲,可謂是未來可期,到了老年之後未必不能進入絕頂的范疇,老年何足道未必不能跟空見、陽頂天之流相若,對於昆侖派來說,出現這麼一個高手可謂是燒了高香,昆侖的崛起與何足道必然是密不可分。

峨嵋派的創派祖師是郭襄,郭靖與黃蓉的女兒,可謂是武林中最頂級的富二代,郭襄自幼從紮根基的玄門正宗武功開始學習,這種內功初期進境雖慢,但根基扎實對後期無疑是有巨大的好處,十五六歲的郭襄武功雖弱,但根基卻已經遠勝尋常的武林好手,而郭襄資質極佳,金輪也是因為看重郭襄資質,這才想要收她為徒。

在三分九陽的劇情中,郭襄又獲得了部分九陽神功,加上她的家學淵源,厚積薄發,在四十歲那年大徹大悟創立峨嵋派,峨嵋派雖不及少林、武當,卻跟昆侖並駕齊驅,甚至略有勝過,想來郭襄最後的成就當不在何足道之下。

朝廷一方高手輩出

雙雕時代大宋朝廷跟武林不屬於對立狀態,相反武林還經常援助大宋抵抗異族,因此朝廷方並沒有多少高手用來對付武林人士。倚天時代就不同了,由於是異族朝廷,與中原武林處於對立狀態,而元朝的疆域也遠大於宋朝,由此朝廷也招攬了大量的非漢人高手,像玄冥二老就屬於西域人,十八番僧不用說,屬於密教的成員,而金剛門既然出自西域,那麼二阿與剛相也未必是漢人。

總得來說從神雕末到倚天,武林進入了一個大江湖的時代,以大門派、大幫會為單位主導武林,而雙雕則主要是五絕在主導武林,出場的高手大半都是五絕的門人弟子,女婿親戚。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