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的「陰謀」,難怪他會打死宋青書,宋青書不死此人就得死
宋青書因癡迷周芷若被陳友諒所利用,殺死了師叔莫聲谷,少林屠獅大會上更對俞蓮舟下毒手,此子心腸之歹毒令人不寒而栗,小說結尾宋青書被送回武當,張三豐見了他的面沒有多說話,一招結束了他的性命:
張三豐嘆道:「我武當門下出此不肖子弟,遠橋,那也不是你一人的不幸,這等逆子,有不如無!」右手揮出,啪的一聲響,擊在宋青書胸口。宋青書臟腑震裂,立時氣絕。
何以宋青書會當著宋遠橋、俞蓮舟等人的面打死宋青書?是否過于狠辣?畢竟宋遠橋也在場,父子情深,張三豐難道不應該看在宋遠橋的面放宋青書一命嗎?
張三豐這麼做是有道理的,他的秘密知道的人不多。欲知真相,咱們先來看看張翠山的故事。張翠山在武當排名第五,后來在武當山頂當著天下群雄之面自盡身亡,張翠山何以要自盡?不是為了隱瞞謝遜的下落,而是因為殷素素害了俞岱巖:
他心中只想:「這七蟲七花膏至少也有一百多種配制之法,誰又知道她用的是哪七種毒蟲,哪七種毒花?化解此種劇毒,全仗以毒攻毒,只要看不準一種毒蟲毒花,用藥稍誤,立時便送了三伯、六叔的性命。」突然之間,他清清楚楚明白了父親自刎時的心情,大錯已然鑄成,除了自刎以謝之外,確然再無別路。
張翠山自刎是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妻子害了三師兄俞岱巖,有愧于心,遂自盡于天下群雄面前。咱們再來看看宋青書殺了莫聲谷以后宋遠橋的表現:
俞蓮舟又說起宋遠橋自親耳聽到獨子的逆謀之后,傷心憂急,飲食大減,身子幾乎瘦了一半,卻又瞞著師尊,不敢說起此事,恐貽師父之憂。
金庸先生曾說過,《倚天屠龍記》這部作品最主要的感情線不是男女愛情,而是其中的父子之情、師徒之情、兄弟之情,武當七俠情同手足,其感情之深遠甚于凡夫俗子間的兄弟情義,可以想象,此時宋遠橋的心態與當年的張翠山是一樣的,而張翠山已經自刎了,如果再任憑宋遠橋這般愧疚下去,他最終必然會走上張翠山的老路。
上面原文中,宋遠橋之所以沒有自盡,正是因為他不敢讓張三豐知道(「恐貽師父之憂」),他不是怕死,而是不想讓師傅再經歷失去徒弟的憂傷,要知道當年張翠山之死,張三豐甚至要隨張翠山而去:
張三豐嘆了口氣,并不回答,臉上老淚縱橫,雙手抱著無忌,望著張翠山的尸身,說道:「翠山,翠山,你拜我為師,臨去時重托于我,可是我連你的獨生愛子也保不住,我活到一百歲有什麼用?武當派名震天下又有什麼用?我還不如死了的好!」
武當七俠盡皆大驚,所以一旦張三豐知道了莫聲谷的死訊,宋遠橋的結果只有一個——因愧疚而自盡謝罪。張三豐豈可讓宋遠橋去死?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殺了宋青書,以宋青書的死來拯救宋遠橋,只有宋青書死了,宋遠橋的良心才能過得去。
許多人都說張三豐出手過于狠辣,殊不知他這是在救宋遠橋的命。不知各位大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