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光緒帝的「未亡人」,端康皇貴太妃的晚年退休生活是如何度過的?
2023/02/23

1900年八月,八國聯軍侵入紫禁城,慈禧太后挾持光緒皇帝逃往西安,這一天,也成了光緒帝的寵妃珍妃生命的最后一天。

《清列朝后妃傳稿》記錄:「妃有寵于帝,光緒二十六年各國師入京師,帝西狩,妃倉猝不能從,于宮中殉焉。」

慈禧太后一直視珍妃為眼中釘,在倉皇逃難之前,命太監將珍妃投入井中,就這樣,年僅25歲的珍妃,命喪于紫禁城的深井之中。

珍妃死后,常有一位身著錦衣緞袍的女子在珍妃井邊哭泣,這位就是珍妃的同胞姐姐瑾妃。

不同于珍妃,姐姐瑾妃處事平和忠厚,安分守己,盡管總是被這個不安分的妹妹牽連,但畢竟血濃于水,她還是顧及和珍妃的姐妹之情,對妹妹的去世感到深深的悲痛。

光緒帝一生只有一位皇后和兩位妃子,分別是隆裕皇后和珍妃以及瑾妃,隆裕皇后是慈禧太后的侄女,雖然不得光緒寵愛,可總有慈禧這位姑母撐腰。

而瑾妃在妹妹珍妃死后,唯有小心翼翼的過日子,生怕自己不小心觸怒慈禧太后,艱難處境可想而知。

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駕崩,隨后第二天,慈禧也歸西,此時,壓在瑾妃身上的「兩座大山」不復存在,她在為光緒和慈禧太后去世感到難過之余,內心不免有些暢快。

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去世后,三歲的小皇帝溥儀登基,瑾妃繼續住在永和宮,并被尊為兼祧皇考瑾貴妃。

實際上,此時紫禁城的當家人是隆裕太后,但隆裕太后性格懦弱,對后宮中的太妃們大度寬容溫和,瑾妃的日子過得還算悠閑。

溥儀退位后的第二年,隆裕太后便崩逝了,瑾妃在哀痛的同時,不免有些竊喜。由于她在當時四大太妃中地位最高,儼然把自己當成了紫禁城的當家人。

1913年3月12日,溥儀晉封瑾妃為端康皇貴太妃,在后宮中地位超然,自此,她也真正開始了自己的晚年退休生活。

釣魚、蕩秋千、愛吃醬肘子,以丹青書法自娛

慈禧太后和光緒去世了,如今隆裕太后也去世了,小皇帝溥儀也才是六歲的小孩子,雖然大清朝亡了,可皇族依然住在紫禁城,整個紫禁城,端康太妃的地位最高,她不免有些「飄」了。

隆裕太后去世后,端康太妃的確成為了紫禁城內幸存的四妃之首(另外三位是敬懿皇貴妃、莊和皇貴妃、榮惠皇貴妃,她們三人都是同治帝的妃子)。

這時候的端康太妃真正算得上是無憂無慮,正因為如此,也有了更多時間追求閑情逸致。

端康太妃在永和宮過著非常悠閑而且有品位的生活,釣魚、蕩秋千,時常以丹青書法自娛。

端康太妃畢竟出生于滿洲官宦家庭,文化修養非常高,特別是在晚年生活在更為優越的文化環境中,有了充裕的時間,她的書法和繪畫也更上一層樓。

端康太妃晚年所作的書畫尚有存世者,完全可以看出她在繪畫和書法方面是非常出色的,除此之外,她還制了很多閑章,比如「端康皇貴太妃之寶」、「樂琴書」、「壽永年」、「平安」等。

如今,在故宮博物院的永和宮后殿的同順齋里,還保留了當年端康太妃生活的原狀,有親手寫的帖落、對聯等,也向世人展示了這位晚清太妃的生活側影。

除了追求精神層面的愛好,端康太妃還十分講究生活品味。

她還是一位美食家,為了滿足自己的口欲,經常派人到京城附近的天福號買醬肘子供她吃早餐。

可能溥儀也深受端康太妃的影響,1959年的年末,溥儀被特赦后回京的第二天,便騎著腳踏車專門來「天福號」買醬肘子。

由于瑾妃喜歡美食,因此永和宮里面的小廚房,烹飪也非常出色,很多王公舊臣都非常喜歡瑾妃賞賜給他們的飯。

為妹妹珍妃遷葬

1900年,珍妃被慈禧下令投入井中,遺體從井中撈起以后,被裝殮入棺,葬于阜成門外恩濟莊內務府太監公墓南面的宮女墓地。

堂堂光緒帝的珍妃,竟然被葬入宮女墓地,這件事一直令端康太妃心生怨恨,她一直在尋找機會還妹妹珍妃一個公道。

1913年,隆裕太后逝世,和光緒帝合葬景陵,此時端康太妃的上面已經沒有人能管束她,她成了溥儀必須尊敬的皇貴太妃,對宮中事務有了相當的決定權,于是趁機將妹妹珍妃從宮女墓地遷葬光緒景陵妃嬪園寢。

端康太妃還為妹妹珍妃立碑稱「恪順珍貴妃之墓」,總算為妹妹爭到了她應有的名分。

不僅如此,在端康太妃的記憶中,妹妹落井殉難時的驚恐悲哀是永遠抹不去的回憶。

為了盡姐妹情,端康太妃還在妹妹珍妃遇害的井旁立了一個小小的靈堂,供著珍妃的牌位,每逢忌日,她都會來上香。

靈堂上懸掛一額紙匾,上書「精衛通誠」,頌揚珍妃對光緒的一片真情,這也是故宮博物院現在收藏的兩件文物。

1924年,端康太妃去世后,也和妹妹珍妃埋在了一起。

逼死溥儀生母

瑾妃被尊為端康皇貴太妃以后,便開始唯我獨尊了起來,變得很專權,不僅在大臣、太監、宮女面前耍威風,就是在小皇帝溥儀面前也頤指氣使,效法慈禧,儼然把自己當成了皇太后。

端康太妃讓溥儀喊她皇額娘,經常教訓溥儀,就像教訓自己的孩子一樣,溥儀心中不免膈應。

有一次溥儀借機和端康太妃吵了一架,使得端康太妃在眾人面前非常尷尬,為了找回自己丟的面子,也為了出這口氣,她便下令把溥儀的生母和祖母召進宮來,對她倆施加壓力。

端康太妃的舉動把溥儀的祖母和生母給嚇壞了,連忙跪著求情,最后溥儀也很不情愿地給端康太妃賠了不是。

可溥儀的母親醇親王福晉瓜爾佳氏,個性極強,因為是榮祿的女兒,從小萬千寵愛于一身,從未受過別人的訓斥,咽不下這口氣,一怒之下,回家便吞鴉片自盡了。

端康太妃得知這個消息后非常害怕,擔心溥儀追究,悲劇發生后,她自知理虧,從此以后,性格有所收斂,終于從「太后夢」中醒來,也不敢對溥儀橫加管教了,和溥儀的關系也逐漸融洽了一些。

干涉溥儀選皇后

1922年,皇室決定為溥儀挑選皇后。

此時的溥儀雖然已經退位,但是根據民國政府的優待協議,溥儀仍然保持著皇帝的尊號,可以居住在紫禁城內,生活費用每年由民國政府撥付給400萬兩銀元,仍舊過著皇帝的生活。

所以,當溥儀要挑選皇后的消息傳開后,上門為溥儀說親的人如過江之鯽,踏破了宮中的門檻。

據說當時的徐世昌和張作霖等都想把女兒嫁給溥儀,但是她們不是滿洲貴族,不符合要求,最后經過千挑萬選,呈到溥儀面前的只有四個女孩子的相片。

溥儀本來最先用鉛筆在相片上畫圈的是文繡,但是端康大妃卻認為婉容是合適的皇后人選,極力推薦婉容。

婉容,字慕鴻,郭布羅氏,是前內務府大臣榮源的女兒,屬于滿洲正白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百里挑一的才女。

由于端康太妃得到了溥儀父親和叔叔的贊同,再加上婉容父親榮源給了端康太妃很多好處,使得皇室中人都認為婉容家境富有,相貌和血統都比文繡好。

最終,在大家的斡旋下,溥儀只能答應立婉容為皇后,而放棄最先相中的文繡,冊封文繡為淑妃。

端康太妃不僅干涉溥儀的婚事,同時還將自己親弟弟志锜的次女唐怡瑩嫁給了溥儀的親弟弟溥杰為嫡福晉。

過五十大壽

1923年,端康太妃正逢五十大壽,因為以前經常和慈禧一起看京劇,在五十大壽這天,也萌上了一個想法,那就是請人來皇宮里唱京劇。

既然端康太妃傳出話來了,宮中其他人自然安排,為了讓端康太妃高興,特地邀請了梅蘭芳等著名京劇演員入宮演戲。

回娘家省親

1924年,端康太妃的生母趙氏七十大壽時,端康太妃終于完成了一個最大的心愿,那就是回到景山東街的中老胡同的娘家省親。

早在好幾年前,端康太妃為了能見到母親,就特意潛心設想了一計,在紫禁城后面的景山東街東側的中老胡同,購買了一套房產。

這套住宅院子很深,東院有個花園,花園上有一座假山,山上有個小亭子,站在小亭子上用望遠鏡向紫禁城望去,就能看到在御花園的端康太妃。

端康太妃實在太想念娘家人和母親,因此常常在約定的時間里,登上御花園靠東北面的亭子,和娘家人互相用望遠鏡眺望。

端康太妃的生母雖然年事已高,可身體還算硬朗,每次都要看到自己的女兒端康太后下山回宮,才放下望遠鏡,每次都得含淚走下亭子。

母女二人就用望遠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天天如此,年復一年地望了很多年,這在古代宮廷史上也算一件稀奇事。

因為按照清制,沒有皇帝的恩準,后妃是不能隨便回娘家省親的,就連慈禧太后,一生也只回過一次娘家。

端康太妃和妹妹珍妃入宮前,她們的母親知道從此再難見面,悲傷過度,竟伸手打了兩個女兒,并說道:「只當我沒生你們這兩個女兒!」可見皇宮內外,骨肉生生離別的精神痛苦。

端康太妃自從入宮后,一直沒能回過娘家。

可幸的是,端康太妃熬到了大清滅亡,民國成立,進入民國以后,宮中改制,允許后妃可以回娘家省親。

此時已經是太妃的端康太妃也終于可以回娘家省親了。

雖入民國,可端康太妃省親也還是大體遵循清朝的舊制。

省親前,端康太妃的娘家盡力修整自家的后花園,并以名貴沙發作為端康太妃臨時的寶座,省親當日,男性均穿朝服在大門外恭候,女親則以端康太妃的母親為首在正房廊下恭候。

端康太妃乘坐汽車而來,下車后由太監扶著走進庭院,端康太妃接見家人,午飯是由宮中帶出來的御膳,飯后由家人陪同觀看了娘家的庭院房間。

下午四點鐘,端康太妃傳話,起駕回宮,兄弟子侄跪送于府門外,這就是端康太妃省親的全過程,雖然沒有人情味,但是也可以慰藉思親之情,可惜的是,此后她再也沒有回過娘家。

健康狀況非常不樂觀

端康太妃生來就豐滿,到了中年以后,不僅身體臃腫,而且目凸脖粗

從端康太妃現存的照片可以看出,她晚年的長相就暴露了她的健康狀況,她很胖,而且脖子特別粗,眼珠往外努著,并得了甲狀腺肥大病。

此外,根據清宮醫案記載,端康太妃還有胸悶的情況,當然她的病和她長期郁郁寡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清宮醫案】宣統十一年正月十二日端康皇貴妃(瑾妃)之脈案:「左關沉弦,右寸關沉軟。陰分素虧,氣道欠調,以致肢體酸痛,胸膈堵悶,今議用益陰調肝活絡之法調理。」

根據上述醫案中所描述的癥狀,可以看出端康太妃患的是「胸痹」,在研究清宮醫案時,可以發現胸痹醫案一共有55例,其中瑾妃就占了26例,可見瑾妃其胸痹發作的很頻繁。

在今天看來,端康太妃所患的「胸痹」癥大概類似于現如今醫學所說的心絞痛、陳舊性心梗等。

端康太妃之所以患上此病,還是和她久居深宮,情緒壓抑有很大關系。

想當年,端康太妃和妹妹珍妃一同入宮,進宮后不得光緒寵愛,懼怕慈禧太后的威嚴,每日在慈禧太后的高壓下,活得小心翼翼,長時間的壓抑只能憋在心里,年老時,在紫禁城內,無兒無女,孤苦一人,情志壓抑可想而知。

端康皇貴太妃的身后事

1924年的中秋節,溥儀照例到永和宮給端康太妃請安,并請端康太妃到養心殿賞月度節,這晚端康太妃作為養心殿首座,和溥儀及婉容、文繡、格格王孫們共度良宵,一直到夜過子時才返回永和宮。

但是不幸的是,也許是夜涼受寒,端康太妃自從這一晚后,便一病不起,五天后,也就是1924年10月20日凌晨,端康太妃死在了永和宮,終年51歲。

端康太妃是清王朝最后一個死在紫禁城的皇室成員。

雖然此時的大清已經亡了,可是給端康太妃辦個體面的葬禮還是不在話下的,但當時正趕上馮玉祥將溥儀等皇族驅逐出宮,端康太妃的棺材也只能先移出宮外,暫時放在地安門外鴉兒胡同的廣化寺內。

光緒死后,入葬崇陵,在陵墓東邊大約五百米的位置營造了妃子陵園,由于當時的墓穴太過寒酸,端康太妃的父親看不下去,拿出錢來,對妃園進行了改造,使得墓園看起來更體面些。

端康太妃的棺槨在廣化寺停了一年多以后,于1925年12月13日奉移易縣的清西陵,入崇陵妃園寢內, 是清西陵最后一位入葬的皇妃

結語

縱觀端康皇貴太妃的晚年生活,有苦有甜,和其他太妃相比,還算「有福之人」,端康皇貴太妃的性格,正如她的封號「瑾妃」一般,一直持守唯謹,與世無爭,心忠厚而福泰,沒有愛情,沒有寵愛,沒有美貌,憑借審時度勢和隨遇而安,活成了大清后宮最后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