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被過譽的5位高手,設定並不強,卻被讀者視為武林神話
武俠故事的劇情都是通俗易懂的,看武俠故事不就圖個「快意恩仇」嘛,所以劇情本身沒有太多討論的價值,而讀者討論得最多的莫過于書中角色的強弱關係,金庸書迷也不例外。
(張三豐劇照)
金庸武俠故事中登場的武林高手何其多,在談及「最強高手」的時候有那麼幾個高手的名字總是繞不過的,比如「劍魔」獨孤求敗,又如有百年功力的張三豐,這兩位無疑都是最頂尖的強者,但還有人會提到越女劍的創功者阿青,在筆者看來,她是沒有資格與獨孤求敗、張三豐一決高下的,而書中像是這樣被過譽的高手絕不只有阿青一人,至少是有五人被嚴重高估了。
一、 阿青
阿青到底強在哪?《越女劍》一書中壓根就沒有武林的概念,書中的絕世高手除了阿青本人以外,也就只有她身邊那亦師亦友的白猿白公公了,而那白公公後來是打不過阿青,所以阿青的確算得上是那個時代的第一高手,但若要拿她與金庸其他作品中的高手來比較,似乎又差點意思。
(阿青劇照)
阿青最值得吹噓的戰績莫過于她獨闖越國王宮一戰。
原著道:「驀地裡宮門外響起了一陣吆喝聲,跟著嗆啷啷、嗆啷啷響聲不絕,那是兵刃落地之聲。這聲音從宮門外直響進來,便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地遊來,長廊上也響起了兵刃落地的聲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
強啊,兩千人都攔不住她,這戰績的確是冠絕全書了,可她闖進越國王宮真能客觀展現她的武功嗎?答案是否定的。
你且看書中這段文字:「阿青于越國有大功,何況在范蠡心中,阿青是小妹子,是好朋友,除了西施,她是自己最寵愛的姑娘,分別以來,除了西施之外,最常想到便是這個可愛的小姑娘。當日白公公要刺殺自己,她甘願受傷,挺身擋在自己身前。寧可自己死了,也決計不能殺也。」
范蠡要操控越國士兵殺了阿青易如反掌,比如一陣箭雨下來,阿青如何能活命?可范蠡不是那麼絕情的人,他根本不想殺阿青,那些越國武士聽命于他,又如何敢傷害阿青,與其說是阿青擊敗了兩千越甲,到不如說是兩千越甲夾道歡迎阿青進入王宮,根本沒打起來。
所以阿青的劍法雖強,卻也不至于能夠力戰千人,她的實力是被大大高估了。
二、 段譽
段譽與他的二哥虛竹一同被稱為「天龍二掛」,這是因為他們二人在書中的奇遇的確是羨煞旁人,如同開了掛一般,但就武功水準而言,他真有資格與虛竹相提並論嗎?
論戰績,虛竹與鳩摩智打平,擊敗了丁春秋,段譽呢?幾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他的每一次出手都帶著運氣成分,若非蕭峰救他,他已被慕容複殺了。
(段譽劇照)
而書中也明確了段譽的武功水準:「果然一言驚醒夢中人,段譽一呆之下,隨即伸手扯開眼上黑布,突然間眼前一亮,耀眼生花,一柄冷森森的長劍刺向自己面門。 他既不會武功,更乏應變之能,一驚之下,登時亂了腳步,嗤的一聲響,左腿中劍,摔倒在地。」
書末他也向王語嫣說過類似的話:「 我沒變啊。我仍然武功不行、傻裡傻氣,但忠厚老實,挺靠得住,決不對你說半句假話。」
段譽雖有深厚內力,又有北冥神功、淩波微步、六脈神劍三門神功,但他壓根就談不上能駕馭這三門武功,直至故事結束,連三流高手都算不上。
三、 達摩
常言道「天下武功出少林」,而在多數人看來,少林武功又是出自達摩,事實真是如此嗎?
首先金庸武俠體系中的少林七十二絕技就不是達摩一人所創,而是歷代高僧逐漸創出的。
而書中也提到過這麼一段文字:「 達摩老祖當年只是傳授弟子們一些強身健體的法門而已。身健則心靈,心靈則易悟。但後世門下弟子,往往迷于武學,以致捨本逐末,不體老祖當年傳授武功的宗旨,可歎,可歎。」
達摩對于少林派的意義更多的是在于他傳下的佛法,而不是武功。
其實在早期連載版的《射雕英雄傳》中也提到過達摩的故事,他是與一位中原武士比武互有勝負,從這裡也不難看出,達摩也許是位高手,卻不是像獨孤求敗那樣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存在。
四、王重陽與林朝英(一論時期)
最後要提到的是一對令人惋惜的俠侶,即王重陽與林朝英。
(王重陽劇照)
王重陽與林朝英都是五絕級別的存在,大部分讀者在討論「射雕三部曲」第一高手的時候都會提到這兩位的名字,可他們真有資格去爭「三部曲第一高手」這一頭銜嗎?
王重陽和林朝英固然強,但他們的強大也僅僅只是《射雕英雄傳》中提到的第一次華山論劍前後這段時間,到了《神雕俠侶》故事發生的時代,老一輩的高手又達到了更高的武學境界,而彼時的王重陽和林朝英早已不在人世,他們的武功始終停留在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期的水準,如何能爭「三部曲第一高手」的頭銜?
(林朝英劇照)
神雕五絕強于射雕五絕應該是公認的設定,所以王重陽和林朝英的確是被捧得過高了,當然,若他們一直存活到《神雕俠侶》時代,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除了這五人之外,金庸筆下還有哪些被過譽的高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