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有一「懶人」,只會一門武功,卻遠勝達摩祖師與張三豐
古人雲「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裡所講的「學」,並不單單指書本學習,日常生活、待人接物都算學習,武俠時代亦是如此。縱觀金庸全書,自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女劍》到後來清朝年間的《飛狐外傳》時代,武林中不知湧現多少英雄高手,這部分人身上往往都有一個共同點。
一、藝多不壓身
技藝靠人腦,你學得越多,大腦越發達,被開發的地方越多,而這對於人類來說,並不算累贅,人們壓根就察覺不多,腦子「重」了,但並不會累。 武俠時代天下武功花樣極多,當年劍魔獨孤求敗為了破解天下武功,便自創了「獨孤九劍」九式劍法,這九式劍法幾乎囊括世間劍術,他為何這麼做?無非是為了能夠無敵天下!
北宋年間《九陰真經》創始人黃裳先生,為了報仇雪恨,在深山閉關四十多年才破解了當年仇敵的武功,這期間他不知又花費了多少心血。
再看後來的高手, 蕭峰、華山五絕、周伯通、楊過、郭靖、張三豐等,哪一個不是窮盡天下武功,方能成為一方霸主?明教張無忌座下高手如楊逍、范遙、謝遜等人,哪一個不是武林中見多識廣的大高手?哪一個不對天下武功瞭若指掌?
武俠高手為何要研究這麼多武功?目的很簡單,為了不讓沒見過的武功來傷害自己。這類人都是勤奮刻苦的好男兒,然而在金庸筆下卻有一個另類存在,此人很懶,為何說這個人很懶呢?原因無他,此人與別人不同,此人只會一門武功,然而武功卻超過絕大多數的人。
二、金庸筆下最「懶」的人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筆下有兩大高手是大家公認的武學大宗師,一位是東渡中原的達摩老祖,據傳達摩老祖隱居少林寺後山,閉關九年後,開創了七十二絕技與《易筋經》神功,然而據新修版《天龍八部》記載,七十二絕技並非達摩祖師所創,真正為他所創的武功乃是一部《易筋經》。所以達摩老祖的武功雖高高強,但頂多只能與張三豐差不多,畢竟一部《易筋經》不會給他帶來太多的效益。
另一位則是武當祖師張三豐,歷史上的張三豐被人們稱呼為仙人,但在金庸筆下,張三豐的武功顯然只能與昔年的郭靖、楊過在同一個水準( 新修版《倚天屠龍記》「太極初傳柔克剛」這一章節中,張三豐自認功力與郭靖、覺遠大師、楊過在伯仲之間)。
所以咱們大抵可以推測出達摩祖師與張三豐的修為,他們的武功與郭靖、楊過、掃地僧等,均處於武學最高境界,所以他們都有一個上限: 不敵千軍萬馬!
黃藥師、周伯通、一燈大師三人聯手闖蒙哥軍營時,周伯通背後中了箭,而當時他們所面對的不過三個百人隊而已,這三位高手的實力與郭靖、楊過、張三豐基本處於同一個水準,經過對比可以得出結論: 達摩祖師、張三豐無法以一人之力對抗一千兵士。
明白這一點後咱們就可以引出這位神秘高手了。
三、天下第一劍術高手
金庸筆下劍術最強之人不是獨孤求敗、不是段譽、更不是張三豐,而是越女阿青,阿青可算金庸筆下最「懶」之人,她從頭到尾只學了一門劍法,甚至連內功都沒學:
她修煉劍法的方式與楊過基本相似,阿青自始至終只會一門劍法,然而她的實力卻遠遠超過了後世的達摩老祖與張三豐,這一點從她的一個戰績可以看出。
上文分析了達摩老祖與張三豐的實力,可見他們都不如阿青, 其實這也怪不得兩人,畢竟金庸小說有一個「武學退化論」,阿青乃春秋戰國時期的高手,實力基本已經接近修真的水準,達摩老祖與張三豐又怎能是她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