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天正換成范遙,打三渡是什麼局面?整體差別不大但存在一個缺陷
屠獅大會上,張無忌挑選兩個手下一起挑戰三渡的金剛伏魔圈。楊逍是首選,第二個人當時費了一番周折。本來張無忌選中的是范遙,但空智大師以約戰為由,把范遙擠兌住了。後來張無忌又選了殷野王,不過最後殷天正自告奮勇要出戰,所以明教三人組是張無忌,楊逍,殷天正。
這場對決總體來說算平局。其中張無忌主要對付渡厄,渡劫,楊逍殷天正兩人合戰渡難一人。其實以當時明教的人員配備,除了楊逍之外,夠資格,夠實力出場的也就是范遙,殷天正,韋一笑了。其中范遙和殷天正最合適,畢竟兩人在明教的地位,實力排名更靠前。范遙雖然因為其他原因沒能參|戰,但他畢竟是張無忌除楊逍之外的第一選擇。那麼我們假設一下,如果范遙出場,整個戰局和殷天正有什麼區別嗎?
首先可以確定,范遙和殷天正實力相當,差距極小。而且,從張無忌的選擇來看,他並不想讓殷天正出場。第一,殷天正年紀大了,又是自己的外公,所以張無忌在這方面還是有一定私心的。第二,殷天正經過光明頂一戰,元氣大傷,此時早已不在巔峰狀態。因此,表面看,逍遙二仙出場,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可以說,范遙出場,對於整個戰局的影響不會很大。畢竟撤掉一個人,換成另外一個實力相當的人,雙方的整體實力並沒有質的變化。但是有一點,范遙代替殷天正,會使明教三人組存在一個缺陷。
前面提到,范遙和殷天正實力相當。但是實力有多重概念,比如,有人內功深厚,有人招式精妙,有人外功剛猛,有人輕功絕佳。而這些項目綜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人的實力。具體到范遙和殷天正,我們知道,范遙的優勢是招式繁複多變,書中說他于天下武學無所不窺,可見他的武功是非常博雜的。另外,張無忌和他交手時,也認為他的劍法極高,超過半年前的自己。
而殷天正呢?可以確定,明教除張無忌之外,殷天正是內功最深厚的人。內功,就是他的一大優勢。而且,從范遙的實|戰經歷來看,在同級別的高手當中,他的內功只能算是中等偏下。
那麼,兩人武功上的這種特點,對於三渡之戰,有什麼影響呢?其實說白了,三渡的金剛伏魔圈更像一個內力打造的結界。進入其中,招式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內力。張無忌和周芷若闖陣時,周芷若因為內功不深,沒多久就被擠到週邊,根本搭不上手,最後更像是張無忌一人合戰三渡。而最終,這場決鬥也演變成張無忌和三渡拼內力。
再看楊逍和殷天正合戰渡難的情況。實戰中,殷天正敢於和渡難正面對掌,而且一對就是幾十掌。而楊逍只能在週邊憑藉招式干擾渡難。並不是說楊逍在陣中沒有作用,但對於三渡的內力結界來說,殷天正的打法更為有效,也更能幫到張無忌。
因此,范遙出場,大機率也只能憑藉招式應對渡難,要他和渡難硬碰硬直接對掌,並非他的特長。這樣,楊逍和范遙兩人都是這種打法,戰局從整體強弱上雖然沒有大變化,但從形式上,也許會大不一樣。甚至張無忌一對二,二仙二對一的局面也會被打破。
總的來說,范遙上場,明教這邊的內力總量會減少,而三渡的內力結界,優勢就會變大。但最後要說一句,招式有招式的優勢和打法,並不是說范遙出場,明教必敗,而是,屆時明教這邊內力不足的缺陷,要從其他地方彌補了。
各位以為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