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學了玄鐵劍法,卻摒棄另一門神功,後世高手學了便成武林神話

武俠迷一定都聽到過「金庸的作品部部都是經典」之類的評價,金庸的作品固然都是精品,但他寫的卻不僅僅只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以及《越女劍》這十五部作品,而是一個完整的且在傳承的武林,也正因為他筆下各部作品都存在關聯,讀者可以十分直觀的感受到他武俠世界觀中「各個時代」的武林水準上的差異。

比如《天龍八部》中那大理段氏的一陽指在一眾精妙的武功中不算顯眼,到了《射雕英雄傳》時代卻助「南帝」段智興躋身五絕之一,不難看出,三部曲時代的武林整體水準相較《天龍八部》時代已有衰退的跡象。

(五絕劇照)

而本文要提到的則是一門楊過沒看上的武功,那神功在後世卻助兩位高手成為武林神話級別的存在。

一、金庸筆下的武林傳承

金庸故事一共有三個版本,包括早期在報刊上發表的連載版,後來的修訂版,再到最後的新修版,而前兩個版本的十五部金庸作品還只能算是獨立故事,而到了新修版中,金庸就十分注重各部作品之間的關聯了。

比如連載版《書劍恩仇錄》主角陳家洛是從天鏡大師那兒得到了降龍十八掌,等於說早期設定中,降龍十八掌是少林絕學而非丐幫神功,可當《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等作品問世後,設定上便出現了矛盾之處,於是後來金庸將陳家洛學降龍十八掌的劇情給刪除。

(楊過、小龍女劇照)

到了新修版中,金庸為了讓降龍十八掌的傳承更加合理化,於是《天龍八部》結尾安排蕭峰傳功虛竹,從上帝視角來看,這段劇情讓「蕭峰之死」顯得十分刻意,但卻是讓降龍十八掌能順利傳到後世洪七公這一代變得合理,否則以舊版劇情來看,蕭峰至死也不曾傳下降龍十八掌,洪七公自然無法繼承這掌法。

其實還有很多細節能證明新修版的金庸各部作品都處於同一個世界觀裡,都是互相關聯的。

正是基於這一前提,筆者才說「楊過沒瞧上的武功被傳到了後世」。

二、楊過集百家所長

世人皆知段譽和虛竹那「天龍二掛」的名號,但多數人忽略了楊過的人生也如同開掛一般。

老一輩五絕中,黃藥師、洪七公、歐陽鋒三人的絕學都被楊過學了一些,後來他又學了古墓派的各路神功,還有獨孤求敗老前輩的玄鐵劍法,又在與小龍女分別的十六年間創出黯然銷魂掌,他的武功可謂集百家所長。

也正因為楊過身懷絕技甚多,有一門劍法是沒有被他瞧上,筆者所指正是獨孤九劍。

光看《神雕俠侶》的劇情,似乎壓根就沒提到獨孤九劍這門武功,憑啥說楊過接觸過這門武功呢?答案很簡單。

(獨孤求敗劇照)

那獨孤求敗的舊友神雕常年伴著獨孤求敗,它知曉獨孤求敗的一切秘密,比如獨孤求敗的劍塚,還有獨孤求敗提升內力的方式,後來楊過去海邊以對抗海潮的方式提升內力就是神雕教的,神雕知曉一切,自然知道獨孤求敗那獨孤九劍的劍譜藏在哪。

如果連神雕都不知曉獨孤九劍劍譜存放的地方,那麼後世《笑傲江湖》中的風清揚又如何能得到劍譜?顯然楊過接觸獨孤九劍這段劇情是被「蒙太奇」掉了。

那麼楊過為何會選擇玄鐵劍法而不選擇獨孤九劍呢?答案很簡單,書中提到他學玄鐵劍法之後的成效。

(風清揚劇照)

原著道:「自此而後,他日日夜夜勤修內功,精研劍術,每逢大雨之後,即到山洪之中與水相抗,以增出招之力,不覺夏盡秋來,自秋而冬,楊過用功雖勤,內力劍術卻進展均微。知道自己修為本來已至頗高境界,百尺竿頭再求進步,實甚艱難,倒也並不煩躁。心想:‘我持玄鐵重劍,幾已可無敵於天下。’」

而獨孤九劍呢?哪有這麼「速成」?後來令狐沖學獨孤九劍,風清揚評價是再學二十年才能大成。

所以從種種細節來看,楊過完全有理由在玄鐵劍法和獨孤九劍之間選擇前者,那獨孤九劍是壓根就沒被楊過瞧上。

三、後世的武林神話

就如同一陽指在《天龍八部》時期和「射雕三部曲」中不同的定位,那是因為各時代武林整體水準的差異所致,獨孤九劍在《神雕俠侶》時代和《笑傲江湖》時代的定位自然也是不同的。

(令狐沖劇照)

到了《笑傲江湖》中,那風清揚就憑藉獨孤九劍成為了武林神話級別的存在,不過多數人可能不知道,後來的令狐沖也成了武林人士心中的武林神話。

那是《鹿鼎記》中,金庸借澄觀和尚的視角展現了令狐沖最後達到的境界。

原著道:「 古人前輩說道,武功到於絕指,那便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

只可惜這門神功最終是隨著令狐沖的退隱而徹底絕跡江湖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