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和金庸分庭抗禮,為何金庸的作品不斷翻拍,古龍卻無人問津?
提及古龍和金庸,很多武俠迷們都能娓娓道來。的確,作為新派武俠小說界泰山北斗,金庸和古龍分庭抗禮,二人將武俠文學推到了一個新的巔峰。
雖然古龍在「紙質版」上的創作能和金庸并駕齊驅,可二人在作品的翻拍上,卻有著天壤之別。
眾所周知,金庸的武俠小說多次被翻拍搬到了熒屏之上,有《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鹿鼎記》、《俠客行》等作品。
這些作品,當屬黃日華的《天龍八部》、古天樂的《神雕俠侶》、呂頌賢的《笑傲江湖》、陳小春的《鹿鼎記》最為經典,到了讓人百看不厭的境界。
有意思的是,2021年,由于榮光導演的《天龍八部》在網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在2022年的春節,王晶導演的兩部《倚天屠龍記》再一次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不僅如此,就連著名導演徐克也拿到了《神雕俠侶》的版權,最新版的《神雕俠侶》將很快和觀眾朋友們見面。
反觀古龍,他的作品也被翻拍搬上了熒屏,但卻到了屈指可數的地步。除了觀眾朋友們熟知的《小李飛刀》、《楚留香》、《絕代雙驕》之外,古龍的作品慢慢被人遺忘,在這幾年來更是無人問津,逐漸消失在大家的視線之中。
既然都是武俠界的佼佼者,為何古龍的作品在翻拍熱度上無法和金庸媲美呢?
1、壽元
金庸活了93歲,在他的有生之年,金庸將他的15部作品改了又改,歷經了連載版、修訂版和新修版三個版本。
正是在金庸孜孜不倦、嘔心瀝血地創作之下,他的作品的可讀性更強、劇情架構更加合理、人物刻畫也是有血有肉,讓讀者們記憶猶新。
反觀古龍,由于長期酗酒,古龍出現了肝硬化、靜脈出血等疾病,終年48歲。
如果古龍擁有金庸的長壽,想必在古龍的「武術指導」之下,他的作品大多也能搬上熒屏。
2、生活習慣
金庸的生活習慣雖然談不上朝九晚五,畢竟他當年為了報紙的銷量也是通宵達旦地創作。但縱觀金庸全集,無論是冷門的《白馬嘯西風》,還是僅有一萬字的《越女劍》,都是可圈可點。
反觀古龍,不得不承認他的一些著作的含金量的確很高,但古龍追求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傳言,直到囊中羞澀了,古龍這才開始奮筆疾書地創作。待稿費到手,古龍又開始花天酒地。
到了后來,古龍為了追求作品的數量放棄了質量,甚至有槍手幫忙代寫,這就使得一些武俠迷們會發現,古龍的一些小說寫得前言不搭后語,其實這些并非古龍所寫,而是他人的代筆之勞。
正是由于古龍的作品參差不齊,除了翻拍過的《絕代雙驕》、《楚留香》等膾炙人口的作品之外,古龍拿得出手的著作已經屈指可數了。
3、故事背景
古龍以紛紛擾擾的江湖作為故事背景,里面有恩怨仇殺,也有朋友兄弟、女人美酒。
金庸筆下的江湖同樣精彩紛呈,但金庸卻巧妙地將自己的武俠故事和真實的歷史事件融會貫通在一起。如此一來,無論是劇情還是人物,都變得亦真亦假,讓讀者觀眾們真假難辨,甚至篤信不疑。
4、意境
金庸的寫作手法細膩如水,他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更重要的是,金庸筆下的人物,無論是與對手的打斗,還是與他人的對話,都闡述得詳詳細細。如此一來,將金庸的作品搬上熒幕,只需拿著原著跟著攝像機拍就行了,
反觀古龍,他的寫作意境更加抽象,尤其是武功招式。
當古龍筆下的兩大高手對決時,古龍也將戰斗前的場景、心理活動描寫得清清楚楚。然而當二人大打出手之時,古龍卻簡簡單單地一筆帶過,對于打斗的過程要怎麼拍?要加入怎麼樣的特效?這就需要導演和編劇對劇本進行大量的更改。
正是因為古龍小說的意境極深,極難被改編。加上搬上熒屏的作品往往被改得面目全非、不倫不類,引起許多讀者的口誅筆伐。鑒于此,古龍的翻拍作品在近幾年更是少見。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