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身為第一主角,讓他和蕭峰拼比內力會如何?說出來別不信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一副對聯出自于金庸十四部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這十四個字不僅形象生動地勾勒出了一副江湖畫卷,更讓讀者輕而易舉地就記住了他十四部武俠作品。
在這十四部著作當中,湧現了形形色色的主角。有的讀者喜歡憨厚務實的郭靖、有的讀者喜歡狡黠機靈的韋小寶。常言道: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每個人都有自己中意的角色,金庸也不例外。
當有人問及金庸,誰是你筆下的最強主角?金庸是這樣回答的:張無忌。對於金庸的這個答案,武俠迷們有的是贊同、也有的不敢苟同。他們認為,金庸雖然是「武林盟主」,但由於創建的角色、武功實在太多了,一些劇情寫著寫著,金庸也會不由自主地前後矛盾了起來。所以在「誰是最強主角」這個問題上,喜歡刨根問底的讀者們似乎更有話語權。我們先看看張無忌的武學配置。
在《倚天屠龍記》裡,玄冥神掌的捲土重來讓一代武學宗師張三豐也不免驚慌失措。金庸甚至在原文裡寫道,當張三豐的《純陽無極功》無法去除張無忌體內寒毒時,一向淡泊明志的張三豐居然趴在張無忌身上嚎啕大哭。
從張三豐的言語中我們知道,世上唯有完整版的九陽真經方能壓制玄冥寒毒。金庸的言外之意就很明顯了,完整版的《九陽真經》尤為珍貴,就算集武當、少林、峨眉之力,都無法編纂一份完整版的九陽真經出來。
這麼一本讓張三豐也望眼欲穿的曠世秘笈,卻被張無忌陰差陽錯之下在昆侖仙境撿到。金庸正是通過對比的描寫手法,讓讀者們認識到了九陽真經的寶貴之處。
在張無忌接下來的江湖生涯裡,金庸又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了張無忌的非同一般。依仗九陽真經的加持,張無忌僅用了一炷香的時間,就將西域神功《乾坤大挪移》沖到了第七層。反觀明教前任教主陽頂天,他窮盡一生心血也只將乾坤大挪移練到了第四層。
更別提張無忌日後又學會了太極拳、太極劍以及聖火令上的武功。難怪就連金庸本人也會說張無忌是最強主角了。然而,在金庸的《天龍八部》裡,蕭峰也是一個極其厲害的角色。雖然蕭峰所會的武功不多,但他只需一門降龍十八掌就可以傲視群雄。加之蕭峰有遇強則強、出奇制勝的特殊屬性,就算是藏經閣的掃地僧也被蕭峰打得肋骨斷裂、口吐鮮血。
這樣看來,張無忌雖然是金庸承認的第一主角,但蕭峰也不容小覷,完全可以和張無忌鬥上一鬥。若讓他們二人拼比內力會如何呢?我們先看看張無忌往日戰績的表現。
在和鮮於通打鬥的時候,張無忌曾和他拼過內力。金庸在原文裡寫道, 幸得張無忌內力深厚無比,臨危之際屏息凝氣,反將毒氣逼回,只要他內力稍差,那麼眼前在地下輾轉呼號之人,便不是鮮於通而是他了。
原來鮮於通在和張無忌較量之中暗中用毒,所幸張無忌用渾厚的內力將毒氣逼回。即便如此,金庸還寫道,若張無忌的內力再差一點,就會中毒倒地、輾轉哀嚎了。
無獨有偶,蕭峰在天龍八部裡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不一樣的是,他的對手可是比鮮于通強了好幾個檔次的對手:遊坦之。
原來,游坦之無意撿到易筋經之後,他又練成了冰蠶毒掌。冰蠶是阿紫放在神木王鼎裡煉成的,吸飽了血的冰蠶劇毒無比,於是當游坦之施展出冰蠶毒掌的時候,蕭峰也不禁寒氣襲體,大為難當。即便如此,蕭峰依舊運起內力抵禦寒毒,以一人之力獨鬥慕容複、遊坦之二人。
這樣比較起來不難發現,蕭峰的內力遠勝張無忌,他不僅將寒毒抵禦在外,還要分神和慕容複打鬥。反觀張無忌,金庸字裡行間表述的就是,他若內力不濟或稍有差池,毒氣就重回張無忌體內,倒在地上痛苦難當的就不是鮮於通了。
既然如此,金庸為何還說張無忌是第一主角?筆者認為,金庸構架的劇情片段太多了,恐怕連他自己都忘了大半。只有細心的讀者才會在書中慢慢品味、最終發現張無忌並非第一主角。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